首页>资讯>正文>

Mysteel:2022年钢材市场回顾与2023年展望

2023-01-06 14:55:22
我的钢铁网
我的钢铁网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16收藏举报
— 分享 —

一、2022年钢铁市场走势回顾

1. 2022年钢价震荡下跌,主要是受三个方面的影响:

首先受俄乌冲突、能源短缺、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紧缩等因素影响,全球经济“滞胀”风险不断加大,海外经济下行突出。其次,国内地产行业需求跌至相对谷底,抑制钢铁整体消费释放。最后,疫情仍对国内环境有较大的影响。

2. 分品种来看,均值同比:焦煤>焦炭>废钢>线材>螺纹>钢坯>中厚板>热轧>冷轧>铁矿石:从春节后市场复苏,到需求释放预期落空,再到国内外经济下行,再至行业也盈利水平岌岌可危,最后是疫情反复,使得全年主要原料品种和钢材品种呈震荡式下跌表现。但是双焦价格表现依旧亮眼,同比仍保持正向上涨趋势。

3. 企业盈利水平大幅回调,亏损周期和幅度为近几年绝对低位:煤矿占据全产业链中利润最为丰厚的环节,使得其它环节盈利明显压缩,甚至严重亏损,且亏损周期和幅度较往年明显较长和扩张。从Mysteel调研长流程企业盈利率数据来看,同比近四年,今年无论是国企、央企还是民企都难逃高位成本、负利运行、订单不足、资金紧张等困难。

图形用户界面描述已自动生成

4. 海外宏观:动荡不断:

2022年,受疫情时代货币超发后续影响,全球通胀压力上行,而俄乌冲突爆发后,能源危机引发全球能源价格大涨,工业及生活成本增加进一步加剧通胀格局,重压之下以美联储为待变的发达经济体纷纷开启加息周期,“滞涨”风险不断累积,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大幅放缓,时至22年年底全球通胀问题依然没用得到很好控制,美元指数、美债收益率居高不下,全球金融行业动荡不断,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

5. 国内宏观:重压之下寻找出路:

2022年,地产政策转向效果延续,疫情多点多次分散爆发贯穿全年,俄乌冲突、能源短缺、汇率异动、海外需求减少等因素反复冲击之下,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大增。但国内展现出强大的经济韧性,通过高效疫情防控、持续加码稳经济措施、基建托底、适时调整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地产调控政策等手段,不仅在全球通胀环境下稳住了物价,国内经济增长也呈触底回升,虽然整体增速仍偏低,但“V”型反转之势已经确定。

6. 政策式压减力度同比略松,高炉为生产主力,电炉达产同比明显偏低:去年受到双碳政策号召影响,粗钢压减立竿见影,但是今年以来,行业形势严峻,政策施压减力度明显放松,甚至部分区域政府在努力保证区域内产能释放。从长短流程生产工艺来看,因资金、停工成本、盈利水平等因素影响,长流程虽有亏损,但幅度和压力明显低于短流程企业,这也使得今年粗钢供应同比减量较预期偏低。

7. 铁矿石整体供应同比下降,基本面支撑价格高位震荡:受海外经济下行、宏观环境利空、南非罢工等因素影响,全球铁矿石发运同比处于相对低位,且Mysteel调研钢厂进口铁矿石库存也处于近几年绝对低位。而对于国产矿方面,受环保与安全生产影响,火工品禁用,采矿作业几乎全停,进而使得整体供应水平同比相对低位。对于需求端来说,因多数长流程钢厂坚持负利运行,原料备库也是正常进行,因此矿石需求有所保证,进而使得整体基本面相对利好支撑现货价格高位震荡。

8. 双焦价格年内表现亮眼,但估至偏高,低库存已为常态:焦煤和焦炭库存受生产端影响,整体库存延续低位,致使双焦长期处于买方市场,利润被强制分刮。但产业环节合理分配是市场调节的结果,后期向下游让利的压力将逐步显现,使得焦化利润有所回调。

9. 废钢供需双弱,走势跟随成材:废钢因其需求端90%以上集中于钢企消耗,但是今年短流程企业生产压力突出,川路废钢比也处于相对低位,因此对于废钢需求产生较大抑制作用。但受疫情反复影响,废钢回收、运输和到货也同样波及,进而使得废钢处于供需双弱表现,加之整体行情走势跟随成材,年内涨跌均保持窄幅调整。

10. 五大钢材品种供需双弱,年均值、同比均处相对低位:供应方面,2022年五大钢材供应均值约1005万吨,今年受疫情、亏损、资金、需求等因素影响,供应水平同比持续性低位,均值基本在940万吨左右,同比低6.5%。库存方面,受供应紧张影响,市场资源量有限,钢厂及市场库存水平均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入库和出库的时间差大幅缩短,致使今年自春节后库存除国庆外,整体趋势处于持续去化表现。消费方面,在产销均处于相对弱势环境下,消费水平也表现不佳,2021年五大钢材平均消费量约1030万吨,今年却只有930万吨,降幅同比9.7%。

11. 国外通胀环境突出,原料成本高企,促使国内钢材出口同比提升:今年国内外主要核心在于成本竞争,受地缘纷争、疫情、通胀等因素影响,导致国外能源紧张,原料价格高,进而提高企业生产成本。从数据变化来看,今年钢材净出口表现偏好,且主要集中于板带材方面。

12. 2022年粗钢供应同比降2.35% 消费同比降2.90%:

铁水:根据全国247家高炉企业产能利用率数据来看,2022年平均产能利用率同比下降约1个百分点,全年预估生铁同比减少462万吨(降幅0.54%)。

2022年钢材消费情况回顾:

2022年全年建筑业表现萎靡,对于钢材需求端形成拖累。房地产自2016年首提“房住不炒”以来,政策调控层层加码,行业目前仍处于深度调整探底阶段,拿地、新开工、资金等各项即期指标表现低迷。

具体指标来看,全国混凝土产量同比下滑25%(2022E),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新开工面积累计同比下滑37.5% (2022E),房地产开发企业购置土地面积累计同比下滑53%(截至10月)。此外,Mysteel调研计算螺纹钢表观消费量同比下滑15%( 2022E )。综合测算全年建材消费下滑超10%。

2022年乘用车助推汽车产销量上升: 预计2022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2678万辆和268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7%和2.0%。乘用车是销量的主要增长点,预计2022年全年销量为2350万辆,同比去年增长9.4%;商用车同比去年降幅较大,预计2022年全年销量为330万辆,同比去年下降35.3%。

1) 乘用车:上半年受到公共卫生事件影响,汽车产销量大幅下降,创下近十年来同期产销量的历史性低点。下半年,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600亿元购置税的政策落地,消费市场得到改善,促进了汽车行业快速复苏,从6月份开始,月度汽车产销同比均大幅增长。

2) 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上半年产销同比翻翻的情况下,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5月31日发布关于开展2022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进一步的促进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

3) 商用车:从商用车关联指标看到,物流运输业景气度、公路运输货物运量、中心城市公共交通客运量同比增速均呈现下降态势,车多货少的局面短时间很难改善,商用车市场需求持续低迷。

家电市场年底旺季开始冲刺,恢复迹象逐渐展露:

今年受疫情影响,家电行业整体表现较为疲软;尤其是在上半年,消费端受阻,产量、销量数据下滑十分明显。而在疫情态势开始缓和的下半年,受各地促消费政策的积极开展,家电消费端开始逐渐向好并缓慢恢复正常,尤其是在三季度时,彩电的海外市场异军突起之后,整体行业增势开始有所显现。年底正是家电市场旺季,上半年消费差距会再次缩短,预计全年整体行业增速下降2%。

传统制冷家电年底弱势呈现,智能清洗领跑内销,彩电海外份额继续增大

1) 传统制冷类家电在经过今年7-9月高温季节之后,整体势头开始减弱。尽管年底处于家电销售旺季,但根据产业在线最新数据显示,空调,冰箱等传统制冷设备的排产计划已经开始缩减,因此,其年底很难再有打的上升空间。

2) 在传统白电当中,值得一提的是洗衣机方面。随着家电的高新技术改变,消费人群的消费理念不断提升,智能清洗类家电开始走向大众化。不论是小型清洗类家电还是智能化的大型洗衣机,烘干机等,在今年都是行业里的领跑者。而在年底,各地促销费政策依旧在持续中,其销售势头很大程度上是只增不减的。

3) 彩电的上升很大因素源于三季度期间,彩电海外市场销量大幅增长,以海信为代表的国产彩电开始大幅度领跑海外市场,据网上资料公布的信息来看,海信电视在欧洲范围内,市场份额已经超过80%,并且还有再上升的可能。

航运完工量与新接订单双降,手持单规模庞大,全球市场份额逐步提升:今年全球航运业需求同比去年缩量很大,除了因为去年的高基数以外,上半年疫情对单量的影响也是十分巨大。上半年期间,长三角区域在3-5月里基本上是没有船厂开工的,而上海及长三角地区是造船的主要地区,产能占了全国产能的近 75%。因此上半年我国造船业下降十分明显;到下半年又遇高温影响,还得保证交付周期,多地加班加点才完成交付,属实不易。好在虽然完工量与新接单量虽有下滑,但手持单量却十分巨大,并且我国订单在全球市场份额正在逐步提高,因此整个行业并不十分悲观。

2022年全国三大造船指标预计两降一增,船厂交期紧张:今年1-10月,我国造船业在国际市场的份额继续稳居世界第一。一批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实现了批量接单、批量生产。数据显示,1-10月,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以载重吨计算,分别占全球市场份额的45.8%、54.3%和48.7%,继续保持全球第一。此外,我国船舶企业国际竞争能力增强,6家船企新接订单量进入全球前10强。受全球贸易的影响,造船业整体下滑的势头还将继续保持下去,但根据当前的航运情况以及各船型订单情况来看,集装箱船依旧是下单的大头之一;而近期受俄乌影响,油船以及油船航运费也在持续上升当中,因此对今年造出行业还是抱有一个比较积极的心态,但从数据上比较,同比去年高基数下,数值上还是一个下滑的趋势。整体行业降幅约为5%。

二、2023年钢铁市场展望

1. 2023年全球通胀或得到遏制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10月发表的最新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指出:全球经济活动普遍放缓且比预期更为严重,通胀处于几十年来的最高水平。各国面临着生活成本危机,多数地区的金融环境不断收紧,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新冠疫情持续不退——这些都对经济前景造成了严重影响。

2)据此,IMF预估全球经济增长率预计将从2021年的6.0%下降至2022年的3.2%和2023年的2.7%。如果不包括全球金融危机和新冠疫情最严重阶段,那么这将是2001年以来最为疲弱的增长表现。

3)IMF还预测,全球通胀预计将从2021年的4.7%上升到2022年的8.8%,但2023年和2024年将分别降至6.5%和4.1%。货币政策应继续以恢复价格稳定为目标,而财政政策应着眼于缓解生活成本压力,同时保持与货币政策相一致的足够偏紧的总体立场。

2. 2023年中国经济环境改善,期待政策端稳定连续

1) 11月30日中国银行研究院发表了最新的中国经济金融展望报告。报告预测:

2) 2023 年,中国经济将步入内外需增长动能转换期,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或将有所改善。全球增长放缓,但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收紧步伐放慢,有助于减轻中国货币政策面临的外部制约。

3) 疫情防控措施或将更加优化,有利于各项生产生活的逐步恢复, 房地产市场逐步修复, 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生产和投资将保持较快增长,叠加 2022 年低基数,中国宏观经济各项指标将较上年有所回升。但回升的幅度取决于疫情防控措施的持续优化以及国内市场需求和信心的修复程度。

4) 根据多种因素变化的不确定性进行悲观、基准、乐观三种情景预测,预计 2023 年 GDP 分别增长 3.6%、5.3%、6.6%左右。

3. 海外宏观展望:下半年迎来曙光

1) 2023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发展的衰退预期将逐步转为现实,由“滞涨”和加息带来的后果将分批影响全球主要经济体。发达经济体通胀通胀控制至今效果仍一般,可能不得不通过超预期延长加息周期和峰值利率高点来对抗,此情形下,欧洲地区发达经济体目前最有可能率先展现衰退迹象,其次是其他已经充分进入加息周期的国家和地区例如美国。在经济全球化道如今程度的前提下,其他衰退痕迹并不明显的地区同样会由于贸易萎缩、需求下降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主要出口国家如中国、越南、印度等已经逐步出现出口增速放缓情况,料此情形在2023年上半年依然存在。

2) 2023年下半年,虽然全球技术性衰退仍在持续,但部分指标或将指向经济恢复预期。首当其冲为欧美国家主动或被动结束加息周期,即便在23年下半年未必会直接进入降息周期,但对于全球经济发展信心恢复、改善全球流动性、商品需求的再提振起到明显促进。其次,全球疫情虽然扑朔迷离但总体影响消退的趋势并未改变,航运、供应链安全、劳动力等卡口效应继续减弱。俄乌冲突也有类似情境和演变方向,只是时间点更难判断。新兴经济体将快于发达经济体进入复苏,托底全球经济增速,预计全球经济增速将呈现类似“L”型走势,在2023年下半年逐步累积反弹力量。

4. 国内宏观展望:复苏之路坎坷

2023 年,中国经济发展压力总体减轻,全年经济增速大概率高于全球增速,主要原因为以下几点:

  1. 随着疫情管控的逐步“放松”到可能存在的“放开”,强烈的政策信号指向防控优化的不断推进,全国各行各业、居民生活回归正轨,对于消费部门的反弹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023年我们可能看到第三产业的强劲恢复。
  2. 二十大各项战略落实的第一年,稳增长基调不会动摇,在制造业投资增速面临一定回落,地产投资尚未恢复的状态下,今年对国内经济起到重要托底作用的基建在2023年不会消退。
  3. 地产恢复仍需时间但前期种种不利因素或将在明年上半年逐步消化完,随着居民消费信心的不断上升,地产销售有望缓慢上行并在下半年形成地产投资的扭转,向国内地产行业新格局不断修正,届时地产拖累效应也将逐步减弱。
  4. 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主要来自管控放松后的疫情阶段性冲击和由于中外经济状态差异造成的出口下降。

5. 预计2023年房地产行业缓慢复苏

1) 2022年以来,房地产市场供求两端表现均偏弱,房企资金压力不减。各地楼市成交规模预计同比下降两成到四成。全国土拍市场已出现明显缩量,2022年更是在2021年的基础上再次“腰斩”。如果企业买地意愿下降,2023年无论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还是新开工,都会由于供应问题,受到很大影响。

2) 短期政策略宽松:近期多部门出台利好政策,稳楼市预期更加强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等联合发布“金融16条”、扩大“第二支箭”以及住建部等三部门发文通过“银行保函”置换部分“预售资金”。连续三重金融端利好为房地产开发企业提供了有力支持,但政策端支持力度传导至行业销售与投资仍需一定时间。 长期政策偏紧:“十四五”明确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二十大再提“房住不炒”。

3) 展望2023年,房地产市场成交规模不太可能反弹,最多与今年持平。2023年上半年交易量甚至可能还会继续走低,但下半年市场会有所好转。收入预期下滑是制约市场恢复的重要原因;高能级城市政策需要进一步优化;产品策略方面偏向改善型产品及一二线核心地段产品;政策方面期待更大力度以支持需求释放。短期市场恢复需要时间,中长期市场规模仍在。

4) 中指研究院表示,2023年新房销售规模在低基数下或与2022年基本持平,但短期下行压力仍然突出,若经济及购房预期恢复较慢,新房销售规模或将继续下降。

从数据来看,虽然房地产行业进一步回暖,商品房销售金额、房屋新开工和竣工面积累计同比降幅均有所收窄,但整体房地产下行态势仍在持续。业内人士认为,土地市场疲软、销售规模同比跌幅扩大、新开工仍有较大跌幅等状况好转仍需时间。房地产高速发展的阶段已基本结束,在今年投资低基数的背景下,预计全年投资下降幅度有所收敛,降幅在5%左右;房地产施工情况钱低后高,预计全年新开工同比下降13%;预计全年螺纹钢消费同比下降6%。

6. 预计2023年基建托底,前高后低:2023年在外需变弱和地产拖累的情况下,基础设施建设仍是政府拉动内需的重要抓手。特别是在2023年上半年地产的拖累还没有根本改善的情况下,基建发力还将成为主要的稳增长力量。明年基建投资增长诉求和资金束缚的逻辑并存。就资金来源来看,狭义财政支撑有限,广义财政或接力支撑投资,在今年高基数的背景下,投资增速将有所收敛,预计在5%-8%的区间。

基建投资增长趋势有望延续。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仍在,政府加强基建投资拉动经济意愿强烈,可以期待财政继续发力推动减税降费和基建投资。明年专项债申报规模扩大,项目准备将更加充分,结构性缺项目问题有望缓解。政府部门目前仍有较大加杠杆空间,配套信贷资金募集顺畅。我们判断2023仍将是基建大年,在2022年高基数的基础上,预测2023年狭义基建投资增速仍可以达到7%-9%。

7. 预计2023年商用车销量回升:预计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2758万辆和276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0%。增量主要是“缺芯”带来的全球汽车产量下降,拉动我国汽车出口量。乘用车销量与2022年小幅增长,预计2023年全年销量为2380万辆,同比去年增长1.3%%;预计商用车2023年全年销量为380万辆,同比去年增长15.2%。

乘用车:阶段性补贴政策大概率会延续(可能减少补贴额度),一是参照2009年购置税政策补贴政策后的第二年延期政策;第二是2022年第四季度受到公共卫生事件影响后,车市需求并未全部释放。

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市场已有政策驱动,发展到市场驱动。如果新能源政策退出,对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影响将会变小,长期来看,新能源汽车仍是汽车产业的发展主要方向,因此预计2023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仍是较高增长,但是需关注新能源汽车原材料涨价带来的整车价格上涨,可能会出现短期压制新能源汽车消费的压力。

商用车:预计2023年的公共卫生事件影响力下降,物流运输能力有所改善。工业品产量和建筑业逐步恢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上升,商用车需求会得到一定的释放。

8. 预计2023年工程机械销量小幅增长

1) 预计2023年挖掘机销量会有小幅增长,全年销量约为270000台,同比2022年增长1.32%;预计2023年国内销量继续承压,销量约为145000台,同比下降8.72%;预计2023年出口量仍保持增长态势,增速会有收窄,预计全年出口125000台,同比增长16.14%。

2) 国内建筑业有望逐渐恢复,首先是2022年基建项目落地施工,同时预计2023年房地产行业下半年会有所好转,下游行业对于挖掘机的需求会有增长,但是考虑到2022年底切换“国四”销售放量,预计2023年挖掘机国内销量会有所减少。

3) 短期内可能会受到国际经济衰退的影响,但是长期来看,海外经济会趋向平稳,预计出口仍有增长空间。从生产层面来看,海外部分地区的工程机械的供应链仍会受到一定影响,反观我国工程机械企业海外销售渠道、品牌建设等布局优势日趋明显,预计2023年出口量保持增长。

9. 23年家电行业整体依旧消费不佳,降幅约1%— 3%

当前家电市场整体实为一个存量市场,整个行业消费很难有一个大幅度变化。根据当前市场形势以及发布的一些信息政策来看,明年一季度还是一个复苏缓和的阶段,产销量的变化不是很大,整体还是向下。在二季度后会有一段时间是内销爆发时间,像6.18等都会给市场带来一小波行情的上涨。而在高温时间的三季度中,制冷类产品会有所上升,并且随着三季度房产恢复后,家电整体依旧是一个上升的势头。而到明年年底,整体或将维持一个较稳的态势。

明年的经济衰退已成定型,家电的海外销路还会更差,所面临的情况很不乐观,传统家电上除了彩电以及智能小家电上,其他家电产品或多或少都会面临一定的冲击。对比内销的一个较稳态势,外销下滑基本是成为整体行业呈弱势下降的核心因素。因此整个家电行业明年增速依旧是负增长降幅约为1%—3%

10. 集装箱船和气体运输船依然是主力,邮轮明年或将领跑

2023年全球海运形势依旧不太乐观,但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按照船舶使用周期在15年左右的情况来看,23-24年将会是一个替换周期的年份。因此,对23年整体分两个方向判断:

1) 航运方面:23年航运市场上,集装箱船一定是一个过热的态势,按照当前手持订单以及明年即将交付的订单来看,明年还将交付大量箱船订单,让本就即将饱和集装箱航运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而在油船方面,油价以及油船运费让大量船东积极下单,这种势头目前还在继续当中,并且明年油价看多的也大有人在。因此油船订单还会有所增加;最后就是近年来的黑马LNG船了,随着欧洲能源危机出现,LNG船的需求瞬间拉伸,我国LNG船的订单也是暴增,但这种情况很难持续,因此从航运需求方面考虑,明年整体造船需求除油船会影响新接订单外,整体情况并不十分友好。

2) 替换方面: 有机构预测明年全球船舶置换量从 0.50 亿载重吨上升至 1.57 亿载重吨,年均复合增速约 14%,开启一轮老旧船舶更换大潮,此外,随着 2023 年 IMO 环保新规落地,置换速度有望加速。

综合来看,明年船舶行业总体发展同比有所回落4%。

11. 预估2023年粗钢表观消费同比微增0.62%:

1) 铁水&废钢:2023年,随着疫情缓解,废钢供应有望增加1500-2000万吨,同时,通过生产工艺的改进、电炉企业占比的提升,钢铁行业对铁矿的依存度继续下降,预估铁水产量或下降1000万吨左右;

2) 半成品:生铁、钢坯等半成品的净进口或表现各异,生铁进口减少、钢坯进口或有小幅增长空间;

3) 粗钢: 在行业利润薄弱的预期下,明年转炉废钢比增减变化不大,综合转炉和电炉炼钢两大主体,明年粗钢产量小幅下降600万吨(降幅0.59%);

4) 库存变化:预期同比多累库100万吨;

5) 消费:结合钢材进出口数据,预估2023年粗钢消费同比微增0.62%。

12. 2023年钢材价格预判(Myspic普钢价格指数)

图形用户界面描述已自动生成

13. 2023年钢市展望:

宏观:全球经济衰退预期强烈,通胀控制与利率调整仍是主旋律,内外增速差加剧,国内防疫转向,经济反弹为大概率事件,下半年利好总体更多。

供给:2023年,随着疫情缓解,废钢供应有望增加1500-2000万吨,同时,通过生产工艺的改进、电炉企业占比的提升,钢铁行业对铁矿的依存度继续下降,预估铁水产量或下降1000万吨左右;在行业利润薄弱的预期下,明年转炉废钢比增减变化不大,综合转炉和电炉炼钢两大主体,明年粗钢产量小幅下降600万吨(降幅0.59%)。

需求:2023年海外衰退风险加剧,外需变弱。房地产行业缓慢复苏,对撑钢材需求支撑不足;广义财政接力基建推动内需托底钢材需求,前高后低。在外需不确定性变化的情况下,2023 年形成由基建、制造业、地产以及消费共同发力形成内需释放的动力。

进出口:国内需求和消费韧性较海外相比偏好,进而支撑进口增加,出口减少。

成本:在海外衰退加剧预期和国内需求环境不佳的大环境下,原料价格重心整体下移,成本随之下降,预计粗钢成本年均水平达到3100元/吨左右。

价格:展望明年海外通胀及经济衰退压力依旧较大,但国内宏观整体稳定,经济恢复趋势保持。其中铁矿石现货价格年均水平或在90-100美元/吨左右;双焦2023年均价至少下移500,达到2700附近;普钢价格指数全年在3700-4600元/吨之间浮动(振幅900元/吨)。

风险点提示:

1、防疫放开后的感染冲击

2、国内房地产行业继续拖累消费恢复预期

3、海外经济衰退预期下需求持续萎缩

 

1. 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标明来源为99期货。商业性转载需事先获得授权,请发邮件至:media@fx168group.com。
2. 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99期货立场。我们提供的交易数据及资讯等不构成投资建议和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go

24小时热点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