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3月12日,包括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USW)在内的五个工会向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请愿,呼吁对中国造船舶收取入境费。白宫也呼应将该情愿纳入考虑范围。据美国海军情报办公室,截至2023年,中国造船能力为美国造船能力的200倍。
目前美国造船业成本比亚洲高出4倍以上;在全世界商船建造份额仅占1%。而中国造船正在逐步强化其市场份额:2021年-2023年,中国新接订单(DWT计)载重量在世界市场占比从53.8%增至66.6%,手持订单量(DWT计)载重量在世界市场占比从47.6%增至55%。
团队文章《24年中国造船业景气度下降但对钢铁需求保持增长——中国造船行业的机会和挑战系列分析一》中对过去三年造船订单周期变化解读以及后疫情时代中国造船订单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分析。短期看,红海事件持续拉升运价,将推动中国造船行业的新增和手持订单量保持稳定增长,但增幅下降,难以重现爆发式上升。
为何美国在自身造船业式微下盯上中国造船业?因为造船业代表了国家重要的海洋战略实施实力。美国针对中国造船行业的表态来自于对中国造船业的巨大潜力或将对美国的战略地位造成威胁的担心。
依托中国造船全球竞争力的持续提升,中国造船持续拓展其全球市场份额,头部效应愈发明显。而中国造船能力的竞争力来自于:1. 大规模产能和产量形成的规模效应:原材料(造船用钢)成本下降;2. 大规模生产形成的生产经验累积和生产效率提升。
全球造船能力在2011年达峰后,预计未来造船需求仍保持增长:随着世界造船业环保政策趋严,船舶替换需求将面临可观的增量市场。同时,中国海洋战略的发展也将推动国内对新建船舶的增长。中国造船行业可能持续扩大世界造船市场份额,并在竞争中挤压日韩的市场地位。
【正文】
3月12日,包括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USW)在内的五个工会向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请愿,呼吁对中国造船舶收取入境费。根据公开信息,美国五大工会组织中,MTD和USW分别在2004年和2010年向USTR提出“301调查”申请。2004年的申请未能通过,但2010年对中国清洁能源领域的政策和措施发起的调查得以执行。后经中美双方协商,最终达成共识,美国未采取制裁行动。目前美国造船业成本比亚洲高出4倍以上;商船建造份额仅占1%。而中国造船正在世界逐渐成为执牛耳者。
2021年-2023年,中国新接订单(DWT计)载重量在世界市场占比从53.8%增至66.6%(图1),手持订单量(DWT计)载重量在世界市场占比从47.6%增至55%(图2)。
2020年后,中国船舶新增订单变化受疫情影响明显:因2020年新订单积压,市场情绪波动导致运价上涨(2020年7月起至2021年10月,BDI运价上涨幅度高达307%),打断了造船行业的下行周期性变化,导致2021新订单出现爆发式放量。
2022年,卫生事件影响减弱,运价大跌。造船行业再度迎来下行周期,新订单出现萎缩,2022年中国造船新订单同比下滑14%,市场一度蔓延悲观情绪。但2023年,地缘冲突因素导致航程延长吸收运力,叠加2021年新订单爆发的高基数,2023年同比增速虽有所回落,但订单绝对量仍处于高位,保持景气。
团队文章《24年中国造船业景气度下降但对钢铁需求保持增长——中国造船行业的机会和挑战系列分析一》中对过去三年造船订单周期变化解读以及后疫情时代中国造船订单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分析。短期看,红海事件持续拉升运价,将推动中国造船行业的新增和手持订单量保持稳定增长,但增幅下降,难以重现爆发式上升。
一、为何美国在自身造船式微下盯上中国造船业?
造船业代表了国家重要的海洋战略实施实力。美国针对中国造船行业的表态来自于对中国造船业的巨大潜力或将对美国的战略地位造成威胁的担心。
据英国《泰晤士报》,中国造舰产能达到2325万载重吨/年,足足超出美国10万载重吨/年产能230倍。未来,中国造船业的巨大潜力或将在军事和战略上对美国家地位造成战略威胁。目前中国造船持续拓展其全球市场份额。因造船用钢成本下降,且环保政策趋严加速船舶更换需求,中国造船在全球竞争力持续提升。
依托中国造船全球竞争力的持续提升,中国造船持续拓展其全球市场份额,头部效应愈发明显。而中国造船能力的竞争力来自于:1. 大规模产能和产量形成的规模效应:原材料(造船用钢)成本下降;2. 大规模生产形成的生产经验累积和生产效率提升。
1. 原材料(造船用钢)成本下降
2008年,全球造船进入供过于求困境。造船市场经历过2008年开启的产能出清周期后,相关规定以及审批制约船企产能快速扩张。产能过剩问题暂时缓解后,2021年随着中国新船订单量爆发,中国造船产能利用监测指数(CCI)也明显提升(图3)。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数据,2023年三季度,CCI同比增长超20%,十年来首次突破800点。2023年CCI高达894点,与2022年相比提高130点,同比增长17.0%。
由于造船用钢材成本占比造船原料成本一半以上(图4),而造船板属于造船用钢材中大头部分。
图4:造船板材及型材占比造船原料成本约65%-70%
短期看,红海事件持续,运价上涨将推动中国造船行业的新增和手持订单量保持稳定增长(详细分析见团队文章《24年中国造船业景气度下降但对钢铁需求保持增长——中国造船行业的机会和挑战系列分析一》)。需求持续改善,供给过剩问题有所缓解下,供需错配带动造船价格上行(图5)。而同时,中国大规模的产能和产量将形成规模效应,令边际生产成本不断下降,叠加主要原料造船板价格下跌(图6),令造船总体成本持续塌陷,船企盈利不断改善,利好造船业景气度发展。
2. 大规模生产形成的生产经验累积和生产效率提升
而中国高产能也意味着其对造船专有技术的不断精进,大规模生产累积大量生产经验,生产效率提升。在未来面对大量的船舶订单时,中国造船将具有更高的竞争力。
二、预计未来造船需求仍保持增长
2008年后,全球订单持续下滑,船舶需求开始减弱(图7)。全球造船能力在2011年达峰(图8)后,预计未来造船需求仍保持增长:随着世界造船业环保政策趋严,船舶替换需求将面临可观的增量市场。同时,中国海洋战略的发展也将推动国内对新建船舶的增长。
1. 随着世界造船业环保政策趋严,船舶替换需求将面临可观的增量市场
2025年-2030年,全球大量传播船舶船龄将面临到期,替换需求上升。
据Clarksons,全球平均船龄自2013年起逐年上升。截至23年,全球总吨规模大于100吨的船舶平均年龄已经达到22年(图9)。而船舶平均拆解寿命在 25-30 年左右,法国船舶经纪公司 Barry Rogliano Salles (BRS) 《2022年航运与造船市场报告》中显示,2005-2010年,全球交付了大量船舶,全球造船能力在2011年达峰(图8)。这一批船舶将于2025-2030年间陆续达到20年船龄。
因此预计未来旧船拆解量存在进一步增长空间,2025年-2030年或将迎来大量到龄船舶高峰期,也意味着新一轮更换周期的到来,有望持续拉动行业替换需求。
2. 中国国防支出增加提升造船需求
同时,中国海洋战略的发展也将推动国内对新建船舶的增长。近年中国国防支出稳步上升,一般国防支出预算占比GDP7%,因此根据GDP推算,2023年中国国防支出预算高达8.8万亿元(图10)。据市场消息,全球几个大国自2023年起开启军备竞赛,对海军支出上升,因此也将带动部分船舶需求。
三、未来中国造船头部效应将愈发明显
自2008年以来,因全球订单持续下滑等因素影响,全球造船企业加速整合,消化过剩产能。据Clarksons数据,全球活跃船厂数从2008年的1031家,大幅萎缩至2023年的371家。而中国活跃船厂数量从2008年的462家,快速下滑至2023年的157家。
产能逐步出清下,全球造船业集中度大幅提升。据Clarksons,2008 年全球前18强造船集团新接订单占全球订单50%。而2023年末,全球前5造船集团订单占比已达54%(图11),全球造船行业集中度大幅提升。
图11:从造船企业订单集中度看,全球造船行业集中度大幅提升
中国造船行业可能持续扩大世界造船市场份额,并在竞争中挤压日韩的市场地位。目前全球造船行业呈现中日韩“三足鼎立”格局。据Clarksons,中日韩在造船三大指标(造船完工量、新接造船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均占比全球市场份额95%以上(DWT计)。而中国造船行业占全球造船行业份额上升至50.2%(完工量,DWT计),对日本(18.4%)和韩国(27.2%)挤出效应明显(图12)。2021年-2023年,中国新接订单(万载重吨计)载重量在世界市场占比从53.8%增至66.6%(图1),手持订单量(万载重吨计)载重量在世界市场占比从47.6%增至55%(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