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债期货于8月高位盘整后,9月上旬重拾升势。截至9月10日收盘,2年期、5年期、10年期、30年期主力合约累计涨幅分别为0.25%、0.58%、0.8%、1.82%。现券方面,9月9日,1年期国债收益率为1.41%,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2.13%,分别较8月底下降84个基点、4个基点,较2023年同期下降67个基点、51个基点。资金面平稳,最新隔夜和7天期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分别为1.96%、1.83%。
展望后续债券市场,重点关注物价走向以及货币政策的影响。
物价方面,8月,CPI同比涨幅为0.6%(前值为0.5%)。具体看,食品分项同比涨幅为2.8%(前值为0),其中猪肉价格同比涨幅为16.1%(前值为20.4%);非食品分项同比涨幅为0.2%(前值为0.7%)。当月,CPI环比涨幅为0.4%。其中,受高温多雨天气等因素影响,鲜菜价格环比上涨18.1%,生猪产能去化及市场乐观预期带动猪肉价格环比上涨7.3%,国内汽油价格下降3%,由于暑期接近尾声,飞机票和旅游价格出现季节性下滑。8月,PPI同比涨幅为-1.8%(前值为-0.8%),环比涨幅为-0.7%(前值为-0.2%),原油、有色金属等金融属性较强品种的价格出现回调,钢铁、煤炭等工业属性较强品种的价格同步回落。
物价水平可反映实体经济需求强弱,同时对名义GDP增速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实体企业盈利前景和金融资产定价。8月,物价指标反映当前物价水平偏弱。结合领先指标看,实体需求有待进一步恢复。8月,官方PMI为49.1%(前值为49.4%),连续4个月低于50分水岭。其中,新订单指数、生产指数环比分别下滑0.4个百分点、0.3个百分点;出口订单指数环比上行0.2个百分点;高技术行业、装备制造行业环比上行,传统的原材料类行业景气度偏低。
货币政策方面,三季度以来,央行不断完善货币政策框架,并使用新的货币政策工具,增加调控流动性的手段,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支持。其一,把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利率作为主要政策利率。自7月下旬开始,7天期逆回购操作方式调整为“固定利率、数量招标”,同时将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时间推迟至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发布之后,从而淡化MLF的政策利率色彩。其二,央行在公开市场买卖国债的业务落地,进一步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央行8月30日公告称,向部分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买入短期限国债并卖出长期限国债,8月净买入债券面值1000亿元。“买短卖长”的操作有助于推动国债收益率曲线陡峭化,进而促进金融市场稳定运行。其三,根据央行多次公开发言,货币政策逐步淡化对数量目标的关注,货币政策框架处于“由量转价”的过渡期。具体包括,更加注重发挥利率等价格型调控工具的作用;优化货币政策调控的中间变量,完善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口径;进一步健全市场化的利率调控机制,适当将利率走廊宽度收窄,以引导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平稳运行等。
综合分析,9月物价水平及领先指标显示,实体需求有待进一步恢复。央行持续优化货币政策框架,完善利率调控机制,进一步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同时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有助于扩大国内货币政策操作空间。当前整体利率水平偏低,国债市场波动加大,预计9月中长端国债收益率宽幅徘徊。(作者期货投资咨询从业证书编号Z0010934)
来源:期货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