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正文>

保持“增量博弈”思维

2024-10-22 09:00:20
期货日报网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收藏举报
— 分享 —

从官方口径看,近几年我国实体部门杠杆率的提升主要靠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居民端表现较为保守。截至2024年6月,企业部门杠杆率174.3%,政府部门杠杆率57.8%,居民杠杆率为63.5%,较2020年年底分别提升11.6、11.9、1.2个百分点。政府部门中,地方政府杠杆率提升7.9个百分点,中央政府杠杆率提升4个百分点。

据估算,截至今年8月,在考虑城投债规模的情况下,地方政府隐性杠杆率为43.1%(高出官方口径的显性杠杆率10个百分点),而中央政府杠杆率仅25.2%。因此,财政政策会向中央加杠杆发力。从去年三季度开始,中央政府就明显加快了融资规模,今年8月中央政府融资TTM规模为4.9万亿元,明显超过疫情时的水平,较去年年底的4.15万亿元增加0.75万亿元,也就是从去年开始,中央政府就已经加杠杆了。

在此基础上,政策给出了加速的信号,即在目前中央政府融资规模增速曲线已较为陡峭的基础上,还要更为陡峭。考虑到我国无风险利率已处于历史低位,通胀持续低迷,叠加今年8月央行通过公开市场净买入1000亿元国债,未来除中央政府杠杆率提升以外,更值得期待的是货币投放上M2增速的见底回升。所以,笔者认为,政策导向上的确认显示了政府提振经济的决心,对权益市场来说,会形成更为中长期的利多因素。

从拥挤度指数看,在9月份流动性推动股指大涨之后,各宽基指数和一级行业几乎都出现了交易拥挤状态。从历史上看,“牛市”阶段才会出现行业和指数集体交易拥挤的情况。但A股在短期积累了较大涨幅的背景下,容易出现较大幅度回调。所以,近两周A股的调整在预期之内,且抛压更多来自解套盘压力释放,并非增量资金集中离场,不过,即便出现了连续调整,指数的交易拥挤度边际下行,但仍处于较高水平。从历史经验看,“牛市”中的调整往往较为剧烈,但持续时间较短。

从微观层面看,投资者要有进入“增量博弈”思维。本轮政策发力从2023年7月开始,经过了政策指引(标志性事件:2023年7月底,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限制资金流出(标志性事件:2023年8月底,调降印花税、规范股东减持、阶段性收紧IPO、控制再融资)、“国家队”下场提供流动性(标志性事件:2024年1月底至2月初,“国家队”在宽基指数ETF上持续大额买入)、政策创新明确增量预期(标志性事件:2024年9月底,央行创设首期规模5000亿元互换便利和3000亿元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四个阶段,在居民投资A股热情被激活的背景下,市场已经进入增量博弈阶段,当前的调整主要是在消化解套盘的压力,政策创设的5000亿元互换便利和3000亿元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还未大规模进场。

近两周,尽管市场明显调整,但A股市场微观流动性却大幅净流入。结构方面,中散户、杠杆资金和股票ETF大幅净流入,其中,股票ETF净流入一改以往以沪深300指数ETF净流入为主的态势,创业板和科创板相关ETF净流入规模较大,显示出在A股赚钱效应的影响下,居民端的买入热情已出现明显改善。

由于疫情期间我国的流动性(M2)投放大部分流向了个人存款,导致9月A股大涨之前,“M2中的个人存款/中证全指自由流动市值”上升至近10年最高水平,所以在低利率、资产欠配背景下,不可低估潜在增量资金的规模。

当前市场若出现较大幅度调整,将是多头入场或加仓的较好机会,指数层面将呈现“权重搭台,小票唱戏”特征,即上证50和沪深300指数中大市值公司调整幅度相对较小,当指数上冲时,多头主力会集中进入这些权重标的,以达到稳定或拉升指数的效果,当多头氛围确认之后,以中证500和中证1000指数为代表的中小市值公司会释放其估值弹性。(作者单位:海通期货)

 

来源:期货日报网

1. 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标明来源为99期货。商业性转载需事先获得授权,请发邮件至:media@fx168group.com。
2. 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99期货立场。我们提供的交易数据及资讯等不构成投资建议和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go

24小时热点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