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市场偏弱震荡,主要指数多数收跌,上证50和沪深300微涨,科创50、创业板指领跌。近期成交持续缩量,上周日均成交额下滑至1.23万亿元。行业方面,板块轮动速度较快,上周医药生物、农林牧渔、食品饮料、家用电器领涨,计算机、国防军工、通信、机械设备领跌。
企业利润延续修复态势
1—2月工业企业利润延续修复态势,但修复速度偏慢,1—2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累计同比下降0.3%,降幅较去年全年收窄3个百分点,但是较去年12月下滑超过10个百分点。营收增速上行,1—2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8%,增速较去年全年加快0.7个百分点,较去年12月下滑1.4个百分点。根据量、价、利润率拆分,此次盈利增速较去年12月回落主要是因为量的贡献下滑,同时利润率同比走弱。首先,1—2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较去年12月下降0.3个百分点,量的贡献小幅减弱。其次,1—2月PPI同比下降2.2%,较去年12月收窄0.1个百分点,PPI持续低迷但拖累略有减轻。最后,1—2月营收利润率为4.53%,较去年12月的5.34%出现回落,较去年同期也有所下降。从行业来看,利润结构出现分化,原材料制造、中游制造利润占比下滑,下游消费和水电燃利润占比回升。受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带动,通用设备、专用设备行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6.0%、5.9%,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汽车制造业、家电相关行业利润同比大幅增长。库存有所回升,但持续性有待观察,1—2月产成品存货同比增长4.2%,较去年年末提高0.9个百分点,实际库存同比增长6.4%,较去年年末回升0.8个百分点。
受益于积极政策提振,1—2月经济实现开门红。1—2月固定资产投资小幅回升,基建、房地产投资均较2024年有所改善,财政积极发力带动基建投资回暖,制造业投资增速略有下滑但保持高位,后续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将继续对制造业投资形成支撑。地产周期出现企稳迹象,春节以来地产销售持续回暖,尤其是二手房表现亮眼。房价虽然有待修复,但降幅出现收窄,一线城市新房价格已经止跌,2月一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上涨0.1%。消费端继续改善,以旧换新效果持续显现,1—2月通讯器材、家具零售额同比增速较去年全年大幅提高,家电零售额同比增长10.9%,从去年9月以来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长。
关税影响持续
近期美股表现偏弱,主要受到未来通胀和关税政策不确定性的扰动。美国2月PCE物价指数同比上涨2.5%,预期2.5%,环比上涨0.3%,预期0.3%。2月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增长2.8%,高于预期的2.7%,环比增长0.4%,为2024年2月以来新高,高于预期的0.3%,核心PCE同比和环比均高于市场预期。美国3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终值为57,低于预期的57.9,创2022年12月以来新低,已经连续3个月下滑。未来1年通胀预期从2月的4.3%上升至5%,创 2022 年11月以来新高,长期通胀预期从2月的3.5%上升至4.1%,创1992年9月以来新高。疲软的消费者信心指数和上升的通胀预期反映出消费者对未来经济前景和通胀压力的担忧。美联储暂时仍是采取观望态度,对于未来降息节奏的判断,一方面需要观察更多的经济数据是否走弱,另一方面需要观察关税政策对经济的实际冲击。
4月2日对等关税即将落地。一季度经济延续向好态势,考虑到二季度“抢出口”结束,关税因素可能导致出口增速下滑,经济增长面临一定外部压力,后续主要关注政策对内需的提振效果以及政策是否进一步加码。
综合来看,近期市场表现偏弱,高位股持续调整,一方面是因为临近4月,业绩披露、经济数据验证压力加剧,另一方面是关税因素拖累市场情绪。从指数层面来看,调整空间不大,国内稳增长政策将继续托底经济。风格方面,在当前风险偏好不高的阶段,大盘蓝筹股表现相对稳健,IF和IH相对占优。科技板块受到政策和产业趋势的共同支持,充分调整后仍是中期主线。(作者单位:东吴期货)
来源:期货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