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期货-期货综合资讯平台
返回旧版
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数据
视频
期货开户
旗舰店
VIP会员
直播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文章
增加对实体经济贷款投放
go
lg
...
8月22日,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国务院金融委办公室主任易纲主持召开部分金融机构座谈会,传达学习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分析研究当前货币信贷形势,部署推进当前和下一阶段货币信贷工作。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认为,今年以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兼顾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支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主要金融机构主动担当作为,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有力支持了二季度经济实现正增长。1—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4.4万亿元,同比多增5161亿元。7月末,M2、社会融资规模、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速均保持在10%以上。贷款利率持续下降,1—7月企业贷款利率为4.29%,同比下降0.34个百分点。 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延续恢复发展态势,但仍有小幅波动。当前正处于经济回稳最吃劲的节点,必须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金融系统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责任感,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将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落实落细,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会议强调,主要金融机构特别是国有大型银行要强化宏观思维,充分发挥带头和支柱作用,保持贷款总量增长的稳定性。要增加对实体经济贷款投放,进一步做好对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领域的信贷支持工作。要保障房地产合理融资需求。要依法合规加大对平台经济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政策性开发性银行要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加大对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相关项目的支持力度,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并带动贷款投放。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统筹信贷平稳增长和防范金融风险之间的关系。 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主要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并发言,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相关司局负责同志出席会议。 来源:期货日报
lg
...
Jupiter
2022-08-23
5年期以上LPR大降15个基点
go
lg
...
8月22日,
中国人民银行
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3.65%,5年期以上LPR为4.3%,分别较上一期下调5个和15个基点。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8月15日中期借贷便利(MLF)和公开市场逆回购(OMO)利率双双下调10个基点,由于LPR主要是在MLF利率基础上加点形成,因此市场普遍预期本次LPR将有所下调。 “从数据看,今年7月我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单月降幅扩大至28.8%,房地产需求仍未企稳。同时,居民端中长期贷款同比、环比均大幅下滑超60%,带动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大幅走低,并低于季节性。总的来看,当前房地产问题导致预期恶化,阻碍了宽货币向宽信用的传导,房地产板块整体持续低迷,是当前经济的主要拖累和风险因素。”恒泰期货首席经济学家魏刚对期货日报记者说,而上周央行下调MLF利率10个基点,目的就是通过调降政策利率引导LPR下行,从而降低实体企业融资成本和居民房贷利率,刺激企业中长期贷款和按揭贷款等信贷需求恢复。 中国国际期货高级研究员汤林闽也认为,本次下调LPR符合此前央行释放的宽政策基调,能够直接有效地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进一步助力稳经济。 从结构看,本次LPR为非对称性下调,5年期以上LPR下调力度更大、超过预期,1年期LPR下调力度略不及预期。对此,汤林闽表示,本次结构性降息主要考虑到当前房地产市场较为疲软,在消费无法快速恢复的情形下成为拖累经济的又一大因素。因此,与房贷利率紧密相关的5年期以上LPR降幅更大,能够让刚需买房群体享受更多利率优惠,有利于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既惠民生又稳经济。 申银万国期货国债期货分析师唐广华也表示,5年期以上LPR下调15个基点将继续降低居民购房贷款利率和企业中长期融资成本,提振地产市场信心。初步测算,按30年100万元的商业贷款计算,本次利率降低15个基点可减少89元月供,30年月供一共可省下超3万元。 而1年期LPR降幅不及MLF降幅和预期,汤林闽认为,与当前市场主体的首要问题是缺乏信心而非缺乏资金有一定关系。 “本月1年期LPR仅下调5个基点是因为目前DR007依旧维持在1.5%以下的低位,市场流动性依旧充裕,短期过于宽松可能引发资金空转风险,且商业银行出于自身净息差稳定考虑,1年期LPR加点数较为克制。同时,央行在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强调了结构性通胀的压力,短期贷款利率保持中性有助于缓解四季度通胀上行压力。另外,今年四季度美联储仍有100个基点的加息预期,短端利率小幅下调有助于缓和人民币走弱压力。”唐广华说。 总的来看,魏刚表示,当前政策关注重点是稳定房地产需求,降低居民按揭贷款成本。而近期市场流动性比较充裕,同业存单利率较低,1年期LPR大幅下调的必要性不强。 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1年期LPR共下调2次,累计下调15个基点;5年期以上LPR共下调3次,累计下调35个基点。 对于后续政策,汤林闽表示,降息已经落地,但年内LPR仍有下行空间,其中,在市场主体信心问题得到缓解后1年期LPR将有继续下行的理由;若房地产市场恢复不及预期,5年期以上LPR同样也有下行的必要。而降准的必要性暂时不太明确,年内再度全面降准的概率目前看几乎为零,定向降准或有可能。 唐广华认为,上周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有针对性加大财政、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力度,进一步巩固经济恢复基础,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依法盘活地方专项债限额空间。随着LPR再次下调,预计短期货币政策将保持稳定,财政政策将继续发力。 来源:期货日报
lg
...
Jupiter
2022-08-23
Mysteel:非对称降息刺激房屋销售,钢材需求恢复仍需谨慎
go
lg
...
9月旺季需求恢复的高度。 8月22日,
中国人民银行
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8月22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65%(上次为3.70%),5年期以上LPR为4.3%(上次为4.45%)。 本次非对称降息,而且5年期LPR下调幅度(15个基点)超过上周MLF利率下调幅度(10个基点),针对降低长端利率,特别是房贷利率的意图明显。上周央行将1年期MLF和7天期逆回购利率同时下调10个bp至2.75%和2.0%,市场对本月LPR下行几乎形成一致预期,降低LPR是宽信用的催化剂,为疲弱的经济增长“兜底”。而目前的当务之急是稳定地产需求端,5年期LPR下调势在必行。 7月经济数据全面走弱,问题还出在房地产,尤其是房屋销售,房贷利率下调意在刺激消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来源于两部分,一部分是疫情冲击,另一部分是由于房地产投资等传统投资动能衰弱导致的内生性增长压力。针对房地产投资等,在继续“因城施策”下,上半年已经开始采取全国性的调整动作,继5月15日下调首套房房贷利率下限后,5月20日单独下调5年期LPR。本次将5年期LPR再下调15个基点,这是今年LPR第三次下调,年内第二次LPR非对称下调,针对房地产问题的意味十分明显。本次将1年期LPR只下调5个基点,原因在于我们此前多次提到的,当前银行间市场利率和金融机构平均贷款利率均已降至较低水平,刺激需求还需要在长端利率方面发力。 房贷利率继续降低,虽然刺激效果尚不明显,但释放了政策利好,未来或有政策加码。当前,房贷利率已处于相对低位水平。此次LPR下调后降息效应将叠加,首套房贷款利率低至4.1%,已低于2009年房贷利率打七折后的4.156%。5年期以上LPR调降会对房地产融资链条起到改善作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居民的购房成本。据房企人士计算,如以商贷额度100万元、贷款30年、等额本息还款方式计算,此次LPR下降15个基点,月供减少88.48元,累积30年月供减少3.18万元。 从7月以来,房地产销售情绪再度转弱,8月份的销售数据甚至恶化。我们分析,至少有三个原因:1)目前居民部门杠杆率已经较高,房贷利率下降对购房需求的刺激作用可能有限。“房住不炒”已深入人心,短期内通过刺激销售的方式恐难以马上改善消费者预期。2)房贷利率调降幅度还不够大,本次5年LPR下调幅度虽然超过市场一般预期,但是仍然没有达到市场期望调降20-30个基点的期望。毕竟经济运行到了非常之时,政策加码是众望所归的。尤其是疫情影响了居民实际收入和对未来现金流的预期,居民预期变得更为刚性,缺乏对政策刺激的弹性。3)“三道红线”和“两个集中”等监管制度,打破了以往房地产市场运行规律。比如,过去的经验表明,在房贷利率明显下调后, 1-2个季度能够看到商品房销售企稳反弹的现象,而如今商品房销售数据却仍在恶化。 近期高层多次表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力争实现最好结果”。这并不代表政府可以容忍经济在外生扰动不大的时期显著低于潜在水平。尽管经历多轮疫情扰动之后,中国的潜在经济增速可能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从长远来看,要实现2035年人均实际GDP水平翻一番的远景目标,年化GDP增速要达到4.8%,更要防止目前经济习惯性地跌落潜在增速之下,未来难以回到“合理区间”。我们期望也相信当前降息只是避免经济下滑的组合拳之一。叠加住建部、财政部、央行、政策性银行等部委关于保交楼的相关举措,以及各地方政府表态,目前仍不能排除限额以内专项债新增发行的可能性,稳定地产市场的政策也可能会陆续出台。 对于黑色市场而言,即使8月需求边际改善,但也不可对9月旺季需求报以过高期待。 近期国内宏观情绪再度转弱,出现极度悲观预期的现象。同时,同时,利空出尽,期待利好刺激政策的预期也比较强(22日降息也是应声落地)。这两种情绪交织,悲观预期暂时占上风,理由是政策边际修复而不是大力度的刺激政策效果不会太明显,比如本次5年期调降幅度虽超出市场一般预期,但与市场许多人期待的猛药(20-30个基点)仍有差距。6-7月时,国内对2季度的经济政策效果太过理想,原本以为2季度密集出台的政策会在3季度发力,没料到7月表现如此糟糕。现在看来,特别是8月的一些高频数据,包括房地产销售数据仍在显著下降。而其中房地产的问题是带动其他产业下滑的主要原因,需求被抑制甚至萎缩的重要原因。 15日MLF利率超预期下调,这是市场都没有想到的,因为大家都觉得贷款利率已经降至比较低的水平了。这说明宏观调控的相机抉择特征非常明显,高层已经注意到宏观经济特别是房地产下行对整个经济的拖累,对社会的经济预期的负面冲击仍在持续。需要及时管理预期,扭转或者说至少避免这种悲观预期继续下行。 在当前宏观预期较弱,对未来经济增长乏力的担忧增加的背景下,宏观利好消息释放的可能性增加。此外,从信贷脉冲与钢材需求的关系来看,前期信贷脉冲在经历去年三季度的谷底后,自去年10月开始反弹,除去疫情因素,信贷脉冲的稳步增长也支持当前钢材需求的边际改善。但是在没有大力度的政策出台之前,市场仍以偏悲观的预期为主导。我们提示8月需求改善的速度以及9月旺季需求恢复的高度。
lg
...
我的钢铁网
2022-08-22
2022年8月22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受权公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公告
go
lg
...
中国人民银行
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2年8月22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65%,5年期以上LPR为4.3%。以上LPR在下一次发布LPR之前有效。
lg
...
Elaine
2022-08-22
中国央行将在香港发行100亿元3个月期人民币央票和150亿元1年期央票
go
lg
...
2022年8月22日(周一)
中国人民银行
将通过香港金融管理局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债券投标平台,招标发行2022年第七期和第八期中央银行票据。第七期中央银行票据期限3个月(91天),为固定利率附息债券,到期还本付息,发行量为人民币100亿元,起息日为2022年8月24日,到期日为2022年11月23日,到期日遇节假日顺延。第八期中央银行票据期限1年,为固定利率附息债券,每半年付息一次,发行量为人民币150亿元,起息日为2022年8月24日,到期日为2023年8月24日,到期日遇节假日顺延。
lg
...
Elaine
2022-08-16
央行年内第二次政策性“降息”
go
lg
...
内第二次政策性“降息”。 8月15日,
中国人民银行
发布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人民银行开展4000亿元MLF操作(含对8月16日MLF到期的续作)和2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充分满足了金融机构需求。MLF操作和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的中标利率均下降10个基点,分别降至2.75%、2.00%。 申万期货国债期货分析师唐广华告诉期货日报记者,本次政策性“降息”略超出市场预期,原因有三:一是7月以来国内疫情反复影响经济恢复,7月份工业生产、消费和投资等主要经济数据均有所回落;二是5月份以来的宽信用阶段性受阻,中长期融资疲弱。7月份社融增量数据偏低,人民币贷款显著低于去年同期,企业和居民贷款均有所减少,尤其是中长期融资意愿疲弱。三是在宽信用受阻的情况下,通过宽货币加码来提振市场信心。 方正中期期货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员李彦森表示,本次“降息”是今年以来第二次,显示出央行继续释放稳经济的信号。目前来看,国内PPI涨幅回落、CPI涨幅上行缓慢,货币宽松约束暂时不高,但央行在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增加了“警惕结构性通胀压力”表述,本次政策性“降息”或许也有规避后期通胀压力的考虑。 本次“降息”后,市场人士预计本月LPR或跟随MLF操作利率下调。 “此次降息10个基点大概率会带动本月各期限LPR同步下调10个基点以上,将继续降低居民购房贷款利率和企业中长期融资成本,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唐广华说。 李彦森认为,从2020年疫情以来的情况看,MLF累计下调50个基点,5年期以上LPR累计下调35个基点,因此不排除本月LPR下调幅度达到15个基点的可能。从我国LPR改革效果看,LPR降低已经促进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明显下行,去年年底以来,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累计下降35个基点,其中一般贷款利率下降43个基点,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降99个基点。预计三季度和四季度的表内贷款平均利率仍有进一步下行空间,有助于实体经济节约融资成本。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在后期美联储加息节奏放缓、央行“以我为主”的政策基调下,不排除再次降息的可能。“三季度降准的概率不大,但若四季度房地产融资有所改善,宽信用进程加快,在结构性流动性短缺有所恢复的情况下,为给银行体系提供长期流动性、进一步降低负债成本,也不排除会适时进行0.25个百分点的小幅降准操作。此外,在引导贷款利率进一步下行下,后续负债端成本管控的必要性进一步加强,负债成本管控举措有望加快出台。” 来源:期货日报
lg
...
Jupiter
2022-08-16
7月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6790亿元
go
lg
...
中国人民银行
8月12日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7月份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6790亿元,同比少增4042亿元。7月末,我国人民币贷款余额207.03万亿元,同比增长1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2个和1.3个百分点。1—7月,人民币贷款累计增加14.35万亿元,同比多增5150亿元。 从货币供应看,7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57.81万亿元,同比增长12%,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6个和3.7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6.18万亿元,同比增长6.7%,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9个和1.8个百分点。 同日发布的社会融资数据显示,7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7561亿元,比上年同期少3191亿元。7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34.9万亿元,同比增长10.7%。 总的来看,我国7月份金融数据总量和结构均欠佳,总体弱于季节性。其中我国市场流动性较为充裕,M2增速维持高位;但人民币贷款超季节性回落,结构总体欠佳,社融也大幅缩量。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在解读数据时表示,7月人民币贷款在连续两个月同比多增之后,出现明显回落。从结构上看,居民中长贷回落对7月信贷形成较大拖累。7月居民中长期贷款增加1486亿元,同比大幅减少2488亿元,说明房地产市场仍在触底过程中。 针对7月社融增量相比去年同期大幅减少的情况,申万期货研究所表示,主要是因为人民币贷款显著低于去年同期,企业和政府债券融资也阶段性回落。即使考虑季节性因素影响,社融增量数据也偏低,带动社融存量同比增速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 温彬认为,下一阶段,财政货币政策要有效弥补社会需求不足,全面抓好政策措施落实,推动有效投资和增加消费;特别是要加强财政、货币、产业、就业等政策的协调配合,稳外需、扩内需,促消费、扩投资,支持信贷有效需求回升,以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力争实现最好结果。 来源:期货日报
lg
...
Elaine
2022-08-15
8月8日人民银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20亿元逆回购操作
go
lg
...
了20亿元逆回购操作。具体情况如下:
中国人民银行
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室 二〇二二年八月八日
lg
...
Elaine
2022-08-08
2022年8月1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受权公布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公告
go
lg
...
中国人民银行
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22年8月1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7467元,1欧元对人民币6.8880元,100日元对人民币5.0552元,1港元对人民币0.85948元,1英镑对人民币8.2093元,1澳大利亚元对人民币4.7071元,1新西兰元对人民币4.2384元,1新加坡元对人民币4.8824元,1瑞士法郎对人民币7.0799元,1加拿大元对人民币5.2654元,人民币1元对0.65966林吉特,人民币1元对9.2272俄罗斯卢布,人民币1元对2.4595南非兰特,人民币1元对193.26韩元,人民币1元对0.54445阿联酋迪拉姆,人民币1元对0.55673沙特里亚尔,人民币1元对58.6056匈牙利福林,人民币1元对0.68742波兰兹罗提,人民币1元对1.0807丹麦克朗,人民币1元对1.5095瑞典克朗,人民币1元对1.4354挪威克朗,人民币1元对2.65729土耳其里拉,人民币1元对3.0206墨西哥比索,人民币1元对5.3865泰铢。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 2022年8月1日
lg
...
Elaine
2022-08-01
最高法发布关于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
go
lg
...
次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五是会同
中国人民银行
、国家发改委和中国证监会共同研究债券纠纷案件审理的裁判尺度,对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的债券发行和交易活动适用相同的司法规则,依法打击债券欺诈发行和逃废债行为,推动债券市场执法的标准统一。六是通过《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明确资产管理产品等高风险金融产品销售者和服务者的适当性义务和告知说明义务,规范经营者的销售行为,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利。七是及时制定代表人诉讼司法解释,引导和鼓励投资者通过代表人诉讼制度进行“搭便车”维权,充分发挥集体诉讼“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功能,彰显对财务造假、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法违规犯罪行为“零容忍”的决心。八是创新工作机制,会同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等金融管理部门共同开展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建立在线诉调对接机制,切实降低投资者的维权成本,满足广大投资者的多元司法需求。九是指导地方法院依法审理了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操纵市场、内幕交易、非法集资、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等资本市场刑事案件,和股票、债券的欺诈发行、虚假陈述民事赔偿案件,依法压实发行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和中介机构等相关主体责任,提高资本市场违法违规犯罪行为的成本。十是加强金融审判专业化建设。高标准高起点设立上海金融法院、北京金融法院,成渝金融法院即将挂牌。多地法院设立专门的金融审判庭或者合议庭,专业化的金融审判队伍已经形成。 周伦军表示,下一步,最高人民法院将进一步总结审判经验,积极开展资产支持证券、加密货币、跨境金融产品交易等新类型案件的调研,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利,为全国统一的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提供优质的司法保障。 《意见》还提出,支持建设全国统一的能源和生态环境市场。依法审理涉油气期货产品、天然气、电力、煤炭交易等纠纷案件,依法严惩油气、天然气、电力、煤炭非法开采开发、非法交易等违法犯罪行为,推动资源合法有序开发利用。研究发布司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司法政策,妥善审理涉碳排放配额、核证自愿减排量交易、碳交易产品担保以及企业环境信息公开、涉碳绿色信贷、绿色金融等纠纷案件,助力完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全面准确适用民法典绿色原则、绿色条款,梳理碳排放领域出现的新业态、新权属、新问题,健全涉碳排放权、用水权、排污权、用能权交易纠纷裁判规则。研究适用碳汇认购、技改抵扣等替代性赔偿方式,引导企业对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进行绿色升级。 在健全司法服务和保障工作机制上,《意见》提出,深入推进诉讼制度改革,完善统一法律适用工作机制,深化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互联网司法和智慧法院建设。加强司法解释管理,完善案例指导制度,建立全国法院法律统一适用平台,构建类案裁判规则数据库,推行类案和新类型案件强制检索制度,完善合议庭、专业法官会议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审判委员会职责,构建多层次、立体化法律适用分歧解决机制。加大在线视频调解力度,建立健全劳动争议、金融保险、证券期货、知识产权等专业化调解机制。
lg
...
Elaine
2022-07-26
上一页
1
•••
31
32
33
34
35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