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期货-期货综合资讯平台
返回旧版
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数据
视频
期货开户
旗舰店
VIP会员
直播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文章
【有色早评】欧元区PMI走弱,美元冲高,铜价偏弱
go
lg
...
需求端,国内不锈钢产量未出现明显下滑,
新能源
汽车销量
随持续增长,但三元电池装机占比继续下降,电车对镍需求并未有明显增长。整体来看镍下游需求相对稳定。 后市来看,印尼内部对于是否限制镍配额的措施仍有较大分歧,后续还是等待措施的内容。国内精炼镍持续放量,一二级镍供应量处于高位,需求端不锈钢需求稳定,三元电池需求持续偏弱,现货整体供需过剩压力较大。中长期来看全球镍产业链供需过剩的格局维持,仍处于有过剩产能待出清的阶段。近期市场仍在等待印尼控制矿价的具体措施出台,布空须谨慎。后续关注印尼产业政策,过剩产能出清,以及宏观环境走向。 二、消息与数据 1、【江苏企业研发新型镍带表面光滑处理装置,提升生产效率】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江苏远航精密合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江苏金泰科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一种便于调节的镍带生产加工用表面光滑处理装置”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该装置通过伺服电机和双向螺杆的配合,实现了对不同宽度镍带的精准限位,有效避免了加工过程中的晃动问题。该装置的核心技术在于其智能化调节功能。通过液压缸、压紧辊、转动辊和转动电机的协同作用,装置能够对不同宽度的镍带进行压紧输送,确保加工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这一创新设计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显著提升了镍带表面的光滑度。(天眼查) 2、【海亮股份:出售参股公司金川集团1.12%股权】海亮股份公告,公司已与金川集团签署《股份回购减资协议》,将持有的金川集团1.12%股权转让给金川集团。交易完成后,公司不再持有金川集团股份。回购减资价格依据金川集团经甘肃省政府国资委备案的评估结果确定,评估值为928.09亿元,回购减资价格为4.04元/股,对应回购减资对价为10.4亿元。回购减资款分三期支付,第一期支付30%(3.12亿元),第二期支付30%(3.12亿元)及未支付款项利息,第三期支付40%(4.16亿元)及未支付款项利息。(海亮股份) 不锈钢 不锈钢 2025.01.03 一、市场观点 昨日不锈钢主力合约收盘价12740元/吨,涨幅-1.55%。夜盘不锈钢主力合约收盘价12750元/吨,涨幅-0.39%。无锡现货基差升水-75至475元/吨;主力合约持仓+8571至93096手;仓单-301至102556吨。 原料端,昨日SMM高镍生铁指数-0.73至939.2元/镍点。原料价格持续回落趋势未改,不锈钢成本支撑持续下降。 供应端,当前现货市场情绪低迷,部分不锈钢厂开始出现减产动作,据51不锈钢统计,1-2月国内钢厂计划减产83万吨。 需求端,年末不锈钢下游需求淡季,市场对不锈钢需求回暖的信心不足,成交仍偏冷清。 库存方面,全国主流市场不锈钢89仓库口径社会总库存89.5万吨,周环比下降0.92%。本周市场到货不多,周内现货价格主稳运行,下游维持按需采购,年底商家以交付前期加工订单为主,资源消耗速度较上周有所放缓。去库主要因市场到货较少。 整体而言,近期部分钢厂出现减产检修动作,市场到货开始减少,社会库存有所去化,不过不锈钢市场情绪低迷,下游需求偏弱,现货市场并回暖有限,供需基本面仍偏宽松。预计不锈钢主力合约价格在12500-13500区间偏弱震荡运行。后续观察过剩产能退出情况,原料价格,以及宏观环境走向。 二、消息与数据 1、【佛山不锈钢冷轧周库存迎来9连降】据(51不锈钢)佛山不锈钢标本库存最新数据显示:本周库存总量较上周减少5.77%。其中,市场最关注的300系冷轧迎来第9次降库,本次降幅为9.16%。(51bxg) 碳酸锂 碳酸锂 2025.01.03 一、市场观点 昨日碳酸锂主力合约收盘价77800元/吨,涨幅+0.57%,加权指数收盘价76914元/吨,涨幅0.55%;交易所仓单数量+930至54286吨;主力合约持仓量-255至183460手;电池级碳酸锂现货报价-50至75050元/吨,工业级碳酸锂现货报价维持72950元/吨;港口锂辉石远期现货报价维持845美元/吨。 供应端,年末国内碳酸锂产量开始回落,本周SMM国内调研产量下降517吨,共计15285吨,其中锂辉石产线产量下降482吨至8385吨,需求偏弱环境下,碳酸锂供应相应走弱。路透社报道,智利仍计划大量投资于盐湖等矿产资源,中长期来看,全球锂产能处于扩张趋势。 需求端,虽然电池端1月头部企业排产仍处高位,但年末碳酸锂现货市场需求开始走弱。 库存方面,本周国内显性库存增加596吨至108247吨,交易所仓单持续上升,目前已突破5万吨,且数量仍在不断上升,现货过剩较为明显。 综合来看,碳酸锂现货库存维持高位,过剩迹象显著。年末锂盐厂开始减产,不过整体减产范围不大,对当下的供需改善作用有限,需求端现货需求逐渐走弱,年前下游补库需求不高。预计短期碳酸锂主力合约价格在70000-80000区间偏弱震荡。中长期海内外锂资源延续产能大量释放趋势,碳酸锂供需宽松格局延续。后续关注碳酸锂过剩产能退出情况,国内需求持续性以及海外新能源政策方向。 二、消息与数据 1、【智利:智利计划在2033年前投资830亿美元于矿业】据路透社报道,智利国营机构Cochilco近日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说,智利计划从今年到2033年投资约831.8亿美元,比去年的估计增加27%。这份报告将列出这个南美国家的大约51个项目。Cochilco的报告没有包括最近宣布了140亿美元的扩张计划的必和必拓在智利的项目。支出增加是由11个新项目推动的,总额约为156.6亿美元,包括自由港项目的扩建、英美资源集团在Los Bronces的工程,Codelco在Chuqui Subterranea的改进计划,以及Codelco在Maricunga盐滩的锂项目。(金属矿产) 2、【天奇股份:公司锂电池循环业务注于锂电池回收、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天奇股份公司12月27日在互动平台表示,锂电池循环业务注于锂电池回收、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目前不涉及锂电池的生产制造。从回收的角度来看,根据目前固态电池主流的技术方案及正极材料的主要金属成分来看,理论上公司现有的湿法冶炼技术可适用。前端锂电池技术的迭代更新会带动锂电池回收技术和工艺的提升与革新。公司将持续开展技术研发及工艺提升,提前布局以保持领先的行业竞争地位和优势。(金融界) 3、【集邦咨询:日本2024年补助全固态电池相关研发最高达48.5亿元】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全球固态电池市场发展趋势报告(2025)》,日本政府以2030年左右实现全固态锂电池商用化为目标,近年扩大提供相关研发资金。经济产业省(METI)在2024年发布了《电池供应保证计划》,至年底共批准四大全固态电池相关的研发项目,补助金额最高约达48.5亿人民币。(新浪财经) 混沌天成研究院是一家有理想的大宗商品及全球宏观研究院。 在这个研究平台上,我们鼓励跨商品、跨资产、跨领域的交叉研究,传统数据和高科技结合,致广大而尽精微,用买方的态度去分析问题,真理至上,关注细节,策略导向。 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全面的工业体系,产业链上下游完整,各类原材料和副产品把产业链连接成复杂的产业网。扎根于中国,我们有着产业研究最肥沃的土壤;深度研究中国也一定可以建立投资全球的优势。 中国的期货市场正趋于专业化和机构化,我们坚信这样求真的研究也必将给投资者带来有效的服务和真正的价值。 我们关于商品研究提升的三点结论: 第一是要提高研究效率:要提高快速学习、快速反应的能力。我们这份职业的目的是研究最重要的矛盾点,把握行情,不是做某个商品的百科全书。所以要有针对当前矛盾,迅速搜集相关信息,并形成有依据的见解。通过国内外网络资料,各方数据库,新闻媒体,电话产业人士,遍读行业报告等方式,用一切可能的手段,不辞辛苦,把问题搞清楚。研究员只有具备这样的快速研究能力,才能让一丝丝的灵感不被错过,拨开云天见月明,形成有洞察力的见解。 第二是要提升魄力格局:利用产业周期的思维,把眼光放长放远,对于行情要有想象力,也要有判断大行情的魄力和格局。把未来20%以上的价格波动作为自己的研究目标,而不能仅盯着短期的一个开工率或库存来做短期行情。决定商品大方向的就是产业周期,不能解决的矛盾点可能会产生极端行情,研究员应该把产业周期和关键矛盾点作为价格判断的发力点。大格局出来后,去跟踪每个阶段的利润、库存、开工等短期指标,看是否和大格局印证从而做出后续的思考和微调。长周期和短期矛盾共振行情会大而流畅。 第三是要树立求真精神:以求真的态度去研究和交易。不要怕与众不同,不要怕标新立异,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创造价值的过程一定不是寻找同行认同的过程,而是被市场认同的过程。
lg
...
混沌天成期货
01-03 09:05
“矿冶”矛盾延续 聚焦全球经济复苏——上海中期2025年金属市场展望
go
lg
...
仍来自新能源行业,2025年光伏装机和
新能源
汽车
领域仍将为国内铝消费提供支撑。 综上,预计2025年国产矿供应仍偏紧,海外铝土矿增量约3100万吨,几内亚产量仍存不确定性,铝土矿价格或维持高位;国内有1320万吨新增氧化铝产能投产,但部分产能可能推迟投产或延迟满产。2025年沪铝运行区间18500~23000元/吨,氧化铝价格将逐渐承压,主要运行区间3500~5500元/吨。 锌 价格或前高后低 2024年沪锌主力合约整体呈震荡上涨走势,一季度在20000~22000元/吨震荡筑底;二季度强势上行并突破25000元/吨;三季度回调整理;四季度锌价重心上行至26000元/吨附近。2024年全球锌矿产量明显下降,主要源于海外锌矿产量不及预期。 2025年国内原料供应紧张问题料缓解。2024年国内锌矿供应偏紧,2025年随着产能的增长,锌矿产量增量约9.0万吨。进口矿方面,2025年虽然海外锌矿存增量预期,但实际投产情况存在不确定性,进口增量有限。加工费方面,2024年锌精矿加工费大幅走低,年末北方矿山面临季节性停产,加上冶炼厂冬储备库需求旺盛,短期加工费难有明显提升。 2025年国内精炼锌供应将有所修复。海外方面,从投产规划看,2025年海外新增产能28万吨,但目前欧洲冶炼厂测算利润已处于盈亏平衡线附近,具体投产及生产情况待观察。国内方面,2024年国内精炼锌产量出现明显下滑。2025年随着矿端供给边际改善以及加工费的进一步回升,国内精炼锌供应将有所修复。另外,有部分新建项目计划投产,但矿端增量尚存不确定性,预估2025年国内精炼锌产量655万吨,同比增长5.6%。进口方面,2024年海外锌库存水平较高,国内供应偏紧,预估精炼锌净进口量为45万吨。2025年国内供应逐渐修复,预估精炼锌净进口量为35万吨。 2024年下游加工行业表现平平,2025年终端消费中性偏乐观。初级加工端,镀锌和氧化锌产量均出现负增长,仅压铸锌合金产量保持正增长。出口方面,除氧化锌外,下游各板块出口累计同比均录得正值。后续关注反倾销调查对出口的影响,以及东南亚地区需求高增速的持续性。基建方面,伴随化债方案的推进,2025年地方政府基建投资能力将有效释放,基建对锌锭需求的拉动作用不容忽视。汽车板块,预计2025年汽车产销量将保持正增长,但
新能源
汽车
逐步替代传统燃油车,叠加欧美出口政策的不确定拖累出口,汽车板块对锌消费的拉动有限。新能源板块,未来光伏和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将继续增长,对锌的需求量持续提升。家电板块,2025年家电内需料保持增长,出口面临不确定性,对锌消费的拉动待观察。 国内外锌锭库存表现分化。海外方面,LME库存维持相对高位,关注后续海外贸易商交仓情况;国内方面,2024年国内库存先扬后抑,近期上期所锌锭库存和社会库存均大幅下滑。 综上,原料端,2025年海外锌精矿理论增量60万~65万金属吨,但受设备、成本、项目进度、季节性因素等影响,全球锌矿产量实际增量待观察;国内锌矿增量约9万吨,主要来自火烧云铅锌矿。供应端,2025年国内精炼锌供应将有所修复,预估国内精炼锌产量655万吨,净进口量35万吨。需求端,预计基础设施用锌稳健增长,地产板块用锌回升幅度有限,家电板块对锌消费带动有限,新能源板块对锌消费增长贡献较大。整体看,2025年锌价将呈“前高后低”走势,冶炼产出恢复后锌价将承压下行,沪锌价格运行区间 20000~28000 元/吨。 黄金 寻找新平衡 2024年,国际金价上涨斜率更为陡峭,全年走势可分为五个阶段:1—2月,震荡偏弱运行;2—5月,迎来第一波主升浪;5—7月,涨势暂歇;7—11月,迎来年内第二波主升浪;11月至年底,避险情绪退潮,金价回归“美元—实际利率”定价框架。 2024年前三季度,全球黄金总供应量3761.90吨,同比增长2.74%,其中,金矿产量2768.41吨,同比增长2.96%;全球黄金总需求3258吨,同比减少2.69%。由于金价突破历史新高,金矿产量超过2018年高点,黄金生产成本达到1358美元/盎司,较2017年增长54.7%,成本支撑较强。 2025年黄金价格有调整预期。供应方面,金矿产量增速较低,再生金等供给对价格高度敏感,整体供应变化不大。需求方面,预计地缘冲突降温,欧美经济温和复苏,黄金避险需求回落,不过,传统金饰消费大国,尤其是中国市场积压的消费需求释放值得关注,同时,央行购金热情难减,但央行购金和投资需求难以抵销消费的减量。 美国经济具有韧性,特朗普政策或推升再通胀风险。当前美国内需依然强劲,但边际增长动能已减弱,劳动力市场由过热进入相对平衡状态,失业率小幅抬升,通胀回落面临一定阻力。据相关机构调查,美国居民对财务状况的乐观情绪增强,预期2025年通胀率由2.9%升至3%,三年后通胀预期从2.5%上升到2.6%,五年后通胀预期由2.8%升至2.9%。 2024年欧元区制造业持续萎缩,服务业增长放缓,经济及通胀下行更明显,率先开启降息周期,当前经济呈弱复苏态势。2025年,欧元区再通胀风险相对温和,有利于推进降息进程,地缘局势风险下降有助于工业活动复苏及居民消费信心回升,但经济内生动力相对较弱,叠加关税影响,预计其经济复苏程度或弱于美国。 日本经济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表现相对较好,薪资上涨为消费改善提供了强劲支撑,但也面临一些挑战。预计2025年日本经济将延续温和复苏态势。 从机构对2025年主要经济体的预测看,美国经济增长适度放缓、通胀更加顽固;欧元区通胀风险基本消散,降息对经济复苏有一定帮助,但经济内生增长动能偏弱;日本凭借工资增长步入良性循环,经济发展势头向好。 各国货币政策存在分歧。2025年,全球央行货币政策整体宽松,但放宽节奏和幅度将出现差异。美国通胀仍有上行风险,且特朗普关税政策或使其核心通胀压力加大,美联储货币政策或偏“鹰”;欧洲央行最近会议声明立场偏“鸽派”,下调了通胀和经济增速的预测,2025年宽松步伐或加快,预计全年降息100BP。当前日本经济复苏稳健,市场普遍预计其2025年将逐步提高政策利率。 综合看,2025年上半年全球流动性宽松,下半年再通胀风险提升,央行降息步伐或放缓。从历史上看,在预防式降息周期的前半程,黄金往往表现强势,后半程资产配置向风险资产倾斜,黄金价格面临一定挑战。如果美联储降息时点与市场预测产生一定的预期差,黄金市场将出现较好的交易机会。 2025年美元指数料偏强运行,美债收益率先抑后扬。在传统的分析框架下,美元、美债利率与黄金价格呈负相关关系,但近几年金价与美元、美债收益率同涨现象越来越普遍。2025年黄金市场由一致看涨转向分歧加大,强美元、美债不弱为利空因素,能源价格偏弱难以拉动商品市场回升,但特朗普任期内宏观风险提升,出现深度调整的概率也不大。预计2025年金价以温和震荡为主基调。 综上,全球经济有望在下半年迎来复苏,海外再通胀风险升温,美联储降息预期降温,黄金价格上涨动能衰减。但如果美国通胀快速上行导致滞胀风险,反而有利于黄金价格上涨。因此,黄金价格将在降息与再通胀之间寻找平衡。此外,各国央行购金需求值得关注。预计2025年伦敦金价运行区间2400~2800美元/盎司,沪金主力合约运行区间550~650元/克。 来源:期货日报网
lg
...
期货日报网
01-02 09:16
碳酸锂 下半年有望反弹
go
lg
...
产有限。 需求方面,预计2025年全球
新能源
汽车销量
达到2000万辆,同比增长18%,其中中国本土销量1372万辆,同比增长19%,出口销量139万辆,同比增长9%。全球新能源车锂需求预计为88万吨,同比增长22%。储能需求也将爆发,预计2025年全球储能电池需求达390GWh,同比增速34%,对应耗锂量为24.7万吨LCE。 综合来看,2025年全球锂资源需求预计为146万吨LCE,增速15%,但供给增速放缓,预计供给过剩为13.5万吨LCE,其中国内碳酸锂供给过剩3.4万吨。尽管锂资源供给过剩,需求仍在政策支持下保持强劲增长。乐观情况下,2025年下半年锂价有望反弹,预计核心价格区间为6.5万~10万元/吨LCE。 来源:期货日报网
lg
...
期货日报网
01-02 09:15
锡 上行面临阻力
go
lg
...
有望带来增量。新能源领域,特别是光伏和
新能源
汽车
,将贡献锡消费2.3%。尽管光伏增速放缓,
新能源
汽车
增速预计为19%,对锡消费形成有力支撑。 绝对价格上,基于供应不确定性,预计锡价波动幅度较大, LME 锡明年核心运行区间在26000~33000美元/吨;沪锡运行区间在220000~280000元/吨。考虑到明年远期供应仍有 2%~3%的增长,将不利于锡价中枢上移。结构方面,需观察印尼出口以及绝对价格表现,若印尼出口如期兑现,同比增量将主要出现在一季度至二季度前期。 风险点主要包括宏观预期变化、海外供应恢复不确定性以及消费增长低于预期。如果印尼和缅甸生产恢复低于预期,市场可能继续处于去库存状态,进一步加剧供应紧张。整体来看,2024年锡市场面临供应折损带来的价格波动,消费未能如预期恢复,冶炼产量保持稳定,未来产量增幅有限。2025年锡市场将呈现小幅过剩,价格波动较大,供应恢复进程将对市场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印尼和缅甸的生产恢复情况。 来源:期货日报网
lg
...
期货日报网
01-02 09:15
【年报】镍:总量维持过剩,供给结构矛盾逐渐突出
go
lg
...
5万金属吨,海外市场需求24万金属吨。
新能源
汽车行业
对原生镍需求为57万金属吨,同比增长5.56%,其中国内市场需求为37万金属吨,占比65%,
新能源
汽车
需求引擎有所失速。 综合来看,考虑到当前市场对于镍供需过剩的基本面计价较为充分,在伦镍下跌至15000美元/吨-16000美元/吨的价格区间时,印尼相关人员便向外界传递出会出台措施稳定镍价的信号,由于印尼供应占比近60%,一旦印尼限制镍供应,供需格局或反转,镍价易发生较大幅度反弹;另一方面全球一二级镍过剩产能并未出清,价格反弹至除印尼外地区停产产能复产意愿出现后,印尼为保证本国镍供应份额稳定增长,又会向外界传递打压镍价的信号。建议投资者采取区间操作。同时建议镍价反弹后产业端及时套保。 进一步考虑到印尼下游化政策以及对高品矿储量的担忧,会导致中间品环节中镍铁的供应会受到更为严格的限制,印尼若采取措施限制镍供应,相较于精炼镍,不锈钢原料价格或有更大幅度的反弹,因此建议择机进行多不锈钢空镍配置。 预计2025年LME全年运行区间为15000到20000美元/吨,沪镍价格区间120000到160000元/吨。 策略建议: 策略:区间操作 套利策略:跨品种套利:多不锈钢空镍 风险提示:印尼产业政策,宏观风险,
新能源
汽车
电池技术迭代 一、 2024年镍价走势回顾: 上半年,镍的主要逻辑是全球制造业的扩张与印尼镍供应受限下的反弹。2024年1-2月镍价主要在交易低价引发负反馈,澳矿减产令镍价企稳,期间印尼RKAB配额审批延误的问题逐渐显现,但由于印尼官员期间始终表态能够快速完成配额审批,该问题未引起市场足够重视。3月初印尼当地镍矿开始出现紧缺,同时宏观层面全球制造业PMI指数回到荣枯线以上,镍价出现显著反弹。3月中旬,印尼RKAB配额审批达1.5262亿湿吨,同时印尼官员再次表态会加快审批进度,镍价于3月下旬回落。4月,全球制造业PMI指数连续位于荣枯线上方,制造业扩张叙事成为市场主线,临近降息节点,宏观经济预期持续走强,而印尼在进入斋月后RKAB配额审批始终处于停滞状态,镍价再次走强。期间新喀里多尼亚动乱、俄镍面临制裁等因素进一步推高了镍价。 下半年,在全球制造业走弱,印尼镍矿供应恢复后,镍的主线逻辑回归供需过剩的格局。5月20日,印尼RKAB审批数量达2.176亿湿吨,市场对印尼镍矿供应不及预期的担忧缓解。6月中下旬进入宏观预期验证期,全球经济回暖的预期并未得到现实支撑,海外高通胀令降息预期反复,全球制造业PMI指数回落至荣枯线下,制造业扩张的趋势转向,镍价大幅回调。9月,随着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国内经济政策转向全力对抗通缩,镍价再次反弹,10月后随着宏观因素影响不及预期,印尼镍矿持续释放,镍价重回偏弱震荡。 二、 供给:原生镍供应增长36万吨至381万吨,增量集中于印尼 2.1 镍矿:预计2025年产量上升13万至401万吨,负反馈与印尼政策是主要风险 随着对以印尼地区为主的红土镍矿资源的勘探,全球镍资源储量自2017年起经历了较为显著的增长,根据USGC数据,2023年全球镍矿总储量又0.66亿吨增长至1.31亿金属吨,其中红土镍矿占比由41%上升至63%,印尼镍矿储量由450万吨上升至5500万吨,储量占比达42%。 2025年,根据之前印尼政府镍产业政策的目标,印尼镍矿产量仍会进一步提升,预计2025年印尼镍矿产量为232万金属吨,同比上升6.9%,全球产量占比58%。而由于低价引起的负反馈,澳大利亚镍矿会有显著下滑,预计澳大利亚镍矿产量为10万金属吨,环比下降33.3%。预计2025年全球镍矿产量达401万金属吨,同比增长3.4%。 当前全球一二级镍严重过剩,镍价持续走弱,镍矿供应因此面临两个风险。 一是低价引发的负反馈风险。当前低价环境下,出现部分高成本镍矿产能出清现象。2023年年末至2024年末间,全球范围内,以澳矿为主的镍矿退出产能共计15.75万镍吨。若未来镍价持续下跌,或发生更多产能出清。 二是印尼镍产业政策风险。由于印尼镍矿资源丰富,成本低廉,冶炼产能快速扩张,当地镍产量占全球比例已超过50%,印尼镍产业政策对镍价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当前印尼对于本国镍资源的持续性关注度较高,尤其对于含镍量相对较高的腐殖土型红土镍矿更为担忧。2023年8月8日印尼能源和矿产资源部地质局矿产、煤炭和地热资源中心主任Hariyanto表示,对于下游火法冶金每年大约消耗3.872亿吨矿石来计算,估计国内镍储量只有9年寿命, 1.5%以上品味的腐泥土矿更为紧缺。同时,对于低品位的褐铁矿,假设印尼采用湿法冶金技术或高压酸浸(HPAL)的冶炼厂每年吸收5800万吨,估计资源量可达32年。 此外印尼在资源民族主义的影响下奉行镍“下游化”政策,以把更多的产业利润留在本国作为目标。2024年印尼通过对RKAB审批配额的调控,让伦镍价格在全球过剩环境下仍一度反弹至21750美元/吨,保证了本国镍产业各环节利润。2024年底,镍价跌破16000美元/吨后,印尼方面再次放出要稳定镍价的信号,部分信息源表示印尼政府在考虑通过限制镍矿产量达到该目的。根据Mysteel调研,截至2024年10月14日,印尼2025年RKAB审批数量已达2.5亿湿吨,2024年末,市场传闻印方面可能采取削减RKAB配额的方式稳定镍矿价格,目前尚未出台相关措施,但该风险不可忽视。 2.2 镍铁:预计2025年产量增加1%至202万镍吨,未来或停止产能扩张 由于对镍矿品位下降的担忧、中间品利润差异、以及下游化政策向电池用镍倾斜等因素,印尼政府自2022年起就在考虑限制火法冶炼产能扩张的政策方向。虽然未来两年仍有部分已批准产能投产,但目前印尼政府已经不再批准新的火法项目。根据SMM统计,当前印尼镍铁有效年产能为221.5万镍吨。预计未来镍铁年产能上限不到300万镍吨,有效产能预计不到250万镍吨。 近年来,由于国内能耗双控等严格的环保政策与印尼相对明显的成本优势的吸引下,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选择在印尼当地设厂进行镍铁生产,对国内的镍铁产量形成了较为明显的替代,中国镍铁产能从2022年高点82万镍吨/年下降至75万镍吨/年。 2024年上半年由于RKAB审批延误致使当地高品镍矿供应紧张,印尼镍铁厂开工率出现显著下降,由2023年下半年的75%以上水平,下降至70%附近。1-11月,印尼镍铁总产量为137万镍吨,同比增长4.7%。国内镍铁开工则呈现前低后高的趋势,主要是由于下半年不锈钢需求维持高位,镍铁价格在11月前相对坚挺,产量有小幅回升,1-11月中国镍铁产量合计31.82万金属吨,同比下降11.8%。预计2024年全球镍铁产量达200万金属吨。 预计2025年全球镍铁产能达357万镍吨,同比下降1.7%。产量为202万镍吨,同比上升1%,其中印尼产量为150万镍吨,同比上升,中国产量32万吨,同比下降6.3%。 2.3 高冰镍:预计25年产量达47万镍,同比增长27% 高冰镍产能集中在印尼,2024年下半年中伟二期、伟明二期共计7万镍吨项目分别投产,伟明项目三期、浦项制铁高冰镍项目、mmp高冰镍项目以及寒锐钴业项目则预计于2025年投产,三个项目合计年产能14.4万金属吨。 2024年印尼高冰镍产量同样受到高品镍矿短缺的限制,虽然港口高冰镍成交价格相对伦镍的折扣长期位于80以上,但1-11月印尼高冰镍总产量仅为25.13万镍吨,同比增长12.7%。开工率在70%左右,考虑到印尼并不提倡火法冶炼的态度,预计明年整体开工率也不会有较大提升。 根据明年产能投产与今年开工率进行预测,2025年预计高冰镍产量会增加10万镍吨,总产量达47万镍吨。 2.4 MHP:2024年政策倾斜下原料未受限制,2025年产量预计继续增长23% 湿法中间品使用的原矿主要是红土镍矿中含镍量相对偏低的褐铁型镍矿,印尼方面储量相对较高。因此MHP产能扩张的速度相对更为迅速,2024年产量也未受到镍矿资源限制。2024年,印尼MHP在产产能39.9万镍吨,2025年预计投产15.9万镍吨,总产能达55.8万镍吨。 产量方面,由于MHP原料端并未受到限制,价格处于相对高位,产量维持高速增长。2024年1-11月印尼湿法中间品产量达27.93万镍吨,同比增长93.6%。预计2024年全球湿法中间品产量达37万镍吨,同比增长60.9%。 预计2025年在印尼新增产能投产的作用下,全球湿法中间品产量增长12万金属吨至64万镍吨,涨幅23%。 2.5 硫酸镍:2024年国内产量意外下降12%,硫酸镍产能过剩凸显 近年来,由于动力电池端,三元电池的市场份额逐渐被磷酸铁锂电池蚕食,硫酸镍的需求显著低于预期。目前除印尼在下游化政策的影响下,仍有较多的硫酸镍产能规划投产,以我国为代表的其他地区产能扩张不及预期,据SMM统计2022三季度至2024年间,中国硫酸镍产能维持58万镍吨/年。2025年国内预计投产硫酸镍产能9万镍吨,印尼预计投产11.6万吨。2026年,仅印尼预计投产14.5万镍吨。 目前下游需求偏弱硫酸镍生产端仅高冰镍产线仍有小幅利润。因此2024年我国硫酸镍产量出现显著下降,1-11月全国硫酸镍产量约34.41万镍吨,同比下降12.18%。由于当前三元电池需求逐渐走弱,预计未来硫酸镍的需求仍会保持相对弱势,供应端维持根据订单按需生产的节奏。 2024年硫酸镍产量的下滑实质上反应出随着三元电池需求的走弱以及精炼镍的全面过剩,需求端对硫酸镍产量的压制明显,新投产的硫酸镍产能实质上对旧产能形成了显著的替代,整体产能利用率开始下降。综合以上内容,预计2025年,全球硫酸镍产量为57万镍吨,同比增长1.7%。 2.6精炼镍:中国电积镍产能大量释放,一级镍过剩加剧,2025年预计产量持平 2024年国内精炼镍新增产能达11.91万吨,于此同时,在精炼镍产量显著过剩的环境下,冶炼厂并未有明显的减产动作。2024年1-11月国内精炼镍总产量达29.99万吨,同比增长35.9%。预计2024年国内精炼镍产量为33万吨,同比增长37.5%。海外方面,预计2024年精炼镍产量共计54万吨,同比下降10%。 预计2025年全球精炼镍产量维持87万吨。其中中国精炼镍产量为37万吨,同比上升12%。其他地区精炼镍产量共计50万吨,同比下降7.4%。 2.7供给总结:2025年全球原生镍产量为381万金属吨,同比增长4.94% WBMS最新报告显示,2024年1—10月,全球原生镍产量为303.71万吨,同比增长5.2%。 预计2025年全球原生镍供应总量为381万金属吨,同比增长4.94%,其中印尼供应量为227万金属吨,供应增速为7.58%,供应占比59.6%,占比继续提升。各环节来看,预计全球精炼镍产量维持87万吨。镍铁产量202万镍吨,同比上升1%。增量主要来自中间品环节,预计2025年总产量(除去转产纯镍)92万镍吨,同比上升64%。 三、需求:预计不锈钢需求增长6.8%,新能源引擎失速,增速仅为5.6% 3.1需求结构:不锈钢需求占比64%,动力电池需求占比16% 根据WoodMackenzie测算,2024年全球原生镍需求量为335万金属吨,同比增长5,4%。其中不锈钢需求占比64%,动力电池需求占比16%,有色合金需求占比8%,电镀需求占比5%,铁合金需求占比3%,铸造需求占比2%,其他需求占比2%。 3.2 不锈钢:全球不锈钢对原生镍需求预计提升5.9% 2024年,国内不锈钢下游需求中的地产部分显著走弱,但是制造业在经济托底与消费刺激政策的作用下为不锈钢的需求提供了韧性。 地产端,截至10月全国房屋累计新开工面积下降22.67%,竣工面积累计下降23.9%。由于当前房地产整体处于下行周期,房屋库存维持高位,预计短期对不锈钢需求走弱的趋势不变。 国内制造业方面,2024年国内制造业PMI虽然多位于50以下,但从分项来看,生产端几乎处于显著高于50的扩张区间。因此不锈钢的产量并未因地产行业下滑出现下降。1-11月,全国不锈钢总产量达3455万吨,同比上升5.9%。 具体耗镍量方面,1-11月全国不锈钢耗镍量共计159万吨,同比增长7.2%。当前环境下,国内不锈钢对镍的需求仍保持稳定增长。 此外当前国内计划新增产能超过1400万吨,不锈钢产能充足,下游需求稳定,预计未来不锈钢对镍的需求增长趋势不会出现改变。 据ISSF统计2023年全球不锈钢产量共计5845万吨,其中中国产量共计3668万吨,占比超60%。其他地区增量主要来自印尼,2024年1-11月印尼不锈钢总产量445万吨,同比上升16.5%。 预计2024年全球不锈钢产量6474万吨,其中300系4033万吨占比62.3%。2025年全球不锈钢产量6772万吨,其中300系4255万吨,占比62.8%。 当前中国与印尼在未来逐渐有新不锈钢项目投产,产量预计上升,海外其他地区则在中国及印尼不锈钢出口替代的影响下持平。预计2025年全球不锈钢对镍需求总量达229万金属吨,同比增长6.8%,其中中国+印尼市场需求为205万金属吨,其他地区市场市场为24万金属吨。 3.3
新能源
汽车
:2025年
新能源
汽车
对镍需求拉动预计同比上升5.6% 2024年上半年,海外新能源政策的转向为
新能源
汽车
的前景蒙上一层阴影。5月14日,美国白宫宣布预计将从8月1日起将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关税额度从25%提高至100%。消息放出后,欧盟方面也开始讨论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的计划。8月20日,欧盟发布文件确认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额度为17%至36.3%不等的关税。8月26日,加拿大宣布从10月1日起对中国出口电动汽车征收100%关税。 欧美内部来看,德国从2023年12月31日起不再提供
新能源
汽车
购车补贴,欧盟宣称开始考虑推迟2035年燃油车禁售计划,美国政府宣称考虑放宽“2030年减少尾气排放以及提高电动汽车销量”的目标。英国则直接宣布将燃油车禁令油2030年推迟至2035年实行。特朗普团队在考虑取消
新能源
汽车
补贴。此外部分车企也表态放缓电动车研发计划,奔驰集团宣布不再坚持2030年全电动化计划,福特关闭了新能源工厂,宝马、大众、丰田、通用等品牌也纷纷放弃或延缓了电动化的进程。 从
新能源
汽车销量
上来看,1-10月中国
新能源
汽车销量
达975万辆,同比增长35%,
新能源
汽车
渗透率达39.6%。全球汽车
新能源
汽车销量
达1407万辆,同比增长20.1%。全球
新能源
汽车
渗透率达18.4%,较2023年15.7%的渗透率上升2.7个百分点。 但是镍的需求并未跟上
新能源
汽车
的飞速发展,主要是有两个因素,一是混动汽车的市占率有小幅提升,2024年10月,国内
新能源
汽车
纯电装机占比由2023年末的72%下降至65%,单车平均带电量由2023年的47.2kwh下降至46kwh。二是由于磷酸铁锂电池性能与性价比的提升,三元电池的装机占比持续下降,2024年由35%下降至21%。1-10月中国三元电池装机量111.0GWh,同比仅增长15.3%。 具体从前驱体的产量对动力电池的镍元素需求进行测算,可以看出虽然国内
新能源
汽车
的销量同比增速超过30%,三元装机量同比仅增长13.8%,而硫酸镍的需求量上升幅度仅为3.8%附近。 根据SNE Research统计, 2024年1-10月,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约为686.7GWh,同比增长25.0%。根据GGII统计,前三季度,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中,磷酸铁锂电池装机占比47.6%,份额上升7.3个百分点,三元电池占比51.9%,其他电池占比0.4%。2025年,随着海外LG新能源企业开始大规模供应磷酸铁锂电池,海外三元电池的比例或进一步下降。 考虑到整车方面当前国内
新能源
汽车
销售渗透率已超50%,海外对
新能源
汽车
的政策有所转向,国内混动汽车比例提升,而电池原料端碳酸锂价格一再下降,磷酸铁锂性价比相对较高,固态电池规模化投产存在不确定性等因素。我们预计国内需求增速放缓分别为10%,5%,海外镍需求持平。综合以上内容我们预计2025年
新能源
汽车行业
对原生镍需求为57万金属吨,同比上升5.6%,其中国内市场需求为37万金属吨,占比65%。 3.4 镍合金需求相对稳定 根据上海有色网数据,2024年镍下游合计与铸造行业PMI长期稳定于50附近,整体产业趋势平稳。而根据钢联数据,1-9月我国合金行业耗镍量共计16.18万吨,同比上升4.65%。 因此我们预计2024与2025年全球合金行业对镍需求分别为46万金属吨与48万金属吨。 3.5 需求总结:全球原生镍需求预计同比增长5.8%至354万吨 预计2025年原生镍需求共计354万吨,同比增长5.8%。其中不锈钢对镍需求总量达229万金属吨,同比增长6.58%,其中中国+印尼市场需求205万金属吨,海外市场需求24万金属吨。
新能源
汽车行业
对原生镍需求为57万金属吨,同比增长5.56%,其中国内市场需求为37万金属吨,占比65%。二者合计286万金属吨,同比增长6.32%。
新能源
汽车
对镍需求的拉动效应显著走弱。 4、供需平衡与结论:镍过剩格局延续,供给结构矛盾逐渐突出 预计2025年全球原生镍供应共计381万金属吨,同比增长4.3%;需求共计354万金属吨,同比增长5.8%。供需过剩27%,过剩比例约为7%。虽然全球原生镍供应增速相较2023年有显著下降,但由于之前镍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
新能源
汽车
的需求增速预期下降,镍供需预期偏宽松,行业过剩产能仍待出清。 当前全球镍供需过剩的最主要因素是印尼红土镍矿的大量释放,这也导致近年来,印尼镍供应占比逐渐提升,2024年预计印尼原生镍供应占全球比例达58%,2025年预计会进一步上升至60%。而在2024年年末镍价偏弱的环境中,印尼政府官员及APNI相关人员多次表态会出台稳定镍价的措施。考虑到当前镍基本面的过剩已被市场较为充分的计价,而一旦印尼限制镍元素供应,镍价反弹空间较为可观,建议可寻找在底部适当位置布多机会。 另一方面,全球一二级镍过剩产能并未出清,镍价反弹至18000美元上方后,其他地区停产产能复产意愿走强,部分产能或恢复,此时印尼方面为保证本国镍供应份额的稳定增长,又会传递出打压镍价的信号,届时镍价主线又会回归供给侧的压力。综合来看,建议投资者采取区间操作策略,产业端在镍价反弹后及时套保,同时注意规避镍价底部反弹风险。 进一步考虑印尼镍下游化政策往
新能源
汽车行业
倾斜,且印尼多次表态要控制镍铁原料高品腐土矿消耗等因素,预计印尼若限制镍供应,中间品环节中镍铁的供应会受到更严格限制,不锈钢原料价格或有更大幅度的涨幅,因此建议可寻找多不锈钢空镍的跨品种套利机会。 12 工业品组 吴仲楠 F03131472/19855258283 山东大学工学学士,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金融硕士。主要负责铁合金、镍与不锈钢、碳酸锂板块研究,兼具宏微观经济理论基础与行业技术了解度,对相关产品的生产供应链与下游钢铁、新能源等行业有较为深入的研究。 混沌天成研究院是一家有理想的大宗商品及全球宏观研究院。 在这个研究平台上,我们鼓励跨商品、跨资产、跨领域的交叉研究,传统数据和高科技结合,致广大而尽精微,用买方的态度去分析问题,真理至上,关注细节,策略导向。 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全面的工业体系,产业链上下游完整,各类原材料和副产品把产业链连接成复杂的产业网。扎根于中国,我们有着产业研究最肥沃的土壤;深度研究中国也一定可以建立投资全球的优势。 中国的期货市场正趋于专业化和机构化,我们坚信这样求真的研究也必将给投资者带来有效的服务和真正的价值。 我们关于商品研究提升的三点结论: 第一是要提高研究效率:要提高快速学习、快速反应的能力。我们这份职业的目的是研究最重要的矛盾点,把握行情,不是做某个商品的百科全书。所以要有针对当前矛盾,迅速搜集相关信息,并形成有依据的见解。通过国内外网络资料,各方数据库,新闻媒体,电话产业人士,遍读行业报告等方式,用一切可能的手段,不辞辛苦,把问题搞清楚。研究员只有具备这样的快速研究能力,才能让一丝丝的灵感不被错过,拨开云天见月明,形成有洞察力的见解。 第二是要提升魄力格局:利用产业周期的思维,把眼光放长放远,对于行情要有想象力,也要有判断大行情的魄力和格局。把未来20%以上的价格波动作为自己的研究目标,而不能仅盯着短期的一个开工率或库存来做短期行情。决定商品大方向的就是产业周期,不能解决的矛盾点可能会产生极端行情,研究员应该把产业周期和关键矛盾点作为价格判断的发力点。大格局出来后,去跟踪每个阶段的利润、库存、开工等短期指标,看是否和大格局印证从而做出后续的思考和微调。长周期和短期矛盾共振行情会大而流畅。 第三是要树立求真精神:以求真的态度去研究和交易。不要怕与众不同,不要怕标新立异,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创造价值的过程一定不是寻找同行认同的过程,而是被市场认同的过程。
lg
...
混沌天成期货
01-02 09:05
【年报】铜:供需紧平衡下,宏观预期主导高赔率交易
go
lg
...
分的需求增速会相对乐观。 4.1.2、
新能源
汽车
国内24年
新能源
汽车
产销超预期,24年1-11月汽车总体产量2.9%增速的情况下,新能源渗透率加速,产量增速34.65%,其中以插混为主要增量,相比之下燃油车销量同比回落-11.9%。以旧换新和消费降级的趋势带动
新能源
汽车
对传统油车的替代。考虑到明年两新政策的持续支持,预计明年
新能源
汽车
产销维持增长。分类来看的话,纯电动车渗透率25%,进入到平稳增长期;相比之下插混电动车渗透率仅有16.63%,近两年供需两方面带动插混渗透率快速提升,尤其是30万元以下的插混电动车,预计明年插混渗透率提升会是
新能源
汽车
的主要增量。 所以,总体给到明年纯电动车增速7.91%,插混24.5%,整体
新能源
汽车产量
增速14.5%,相比今年34.65%的增速略微下调;
新能源
汽车
耗铜量增速从30.8%下调至14.8%. 除中国外全球
新能源
汽车
需求维持高增。欧洲国家新能源车渗透率基本都是20%以下,其他国家渗透率维持个位数。随着充电桩普及,海外电车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只是短期进程会受到经济周期的波动影响,未来三年对海外电车的增长还是相对乐观。 4.1.3、光伏风电 2024年1-11,月光伏累计新增装机206GW,同比增长26%;风电累计新增装机51.75GW,同比增长25%,较23年增速边际回落,但光伏、风电投资占比仍然远高于传统能源;但考虑到光伏用铜单耗近几年有下降趋势,预计今年光伏领域耗铜量实际增长有限,根据ICSG,光伏用铜单耗2023年有望下降至0.32万吨/GW。 展望2025年,消纳是光伏发电面临的主要问题: 空间维度,风光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而电力需求则主要集中在中东地区,风光大基地面临的空间错配的问题只能通过建设特高压外送通道来解决。光伏电站3-6个月就能建设完成,风电项目1年左右建完,而高压电网要1.5-2年建完,目前特高压容量的限制其实也在制约风光装机。 时间维度,风光发电有随机性、间歇性的特点,很依赖电网容量,尤其是分布式光伏,很考验配电网的承载力。24年电网容量告急,很多地区的分布式光伏面临电网承载力不足的问题,今年2月发改委、能源局也是发布《配电网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要求加强电网建设,配电系统的紧缺制约风电、光伏的装机增速。 海外方面,欧洲相对乐观,美国最大的不确定性来自于特朗普上台。海外总体面临的是美国潜在的通胀预期导致降息节奏放缓,维持高位的实际利率水平使得光伏、风电的投资成本上升,一定程度上影响装机需求。此外,特朗普主张推广传统化石能源,也曾表示要减少通胀削减法案对新能源的补贴支持,预计美国在风电方面的投资增速将小幅回落拖累全球风光装机。 4.2、 传统需求:十四五收官年电网维持高增,建筑、家电需求相对维稳 4.2.1、传统电力需求 25年十四五收官之年,预计电网投资维持高增速。2024年国家电网年度计划投资额首次超6000,以往年份大部分都超额完成全年电网投资计划,按6000亿的电网投资来测算的话,全年电网投资增速大概在13.7%,23年为5.2%。明年十四五收官之年,在消纳成为当前核心担忧的情况下,输电系统(特高压)和配电系统的投资需求有望维持高增,还有国网数字化招标等需求支持,预计25年电网投资维持高增。 4.2.2、家电需求 下半年以来,特别国债用于支持以旧换新的政策效果显著,带动家电产销增长,1-11月加点三大件产量同比增7%。此外,924以来房地产的政策加码以及30bp的降息带动二手房成交回暖,对地产下游消费需求改善。明年预计1万亿左右的增量特别国债用在两新的支持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不断把保障民生、提振消费放在重点,家电消费有望维持增长,今年整体基数不算高的情况下,明年家电耗铜量的增长弹性需要看到企业利润能否回暖,刺激企业主动补库。 4.2.3、建筑需求 房地产周期性下行的背景下,传统建筑需求持续收缩,23年建筑用铜正增长主要来源于前期的低基数和基建的高增长,相比之下今年传统需求面临更严重的收缩,上半年有大量的地方债用于化债,地方政府没钱的情况下基建增速整体下台阶,房地产开发投资则维持-10%以下的负增。展望明年,在低基数的情况下,财政有望积极,广义赤字率的上升将托底建筑业需求,但同时专项债发力要分流到化债、土储、存量房收购等方面,新的专项债规范文件也表示不支持不创造收益的基建项目,所以明年传统建筑用铜的需求弹性较弱,基本上是0%-1%左右的增长。 总体来看,预计今年中国精炼铜消费约1575万吨,同比增长2.5%,主要由新能源带动铜需求,传统建筑行业和交通运输为主要拖累,明年考虑财政的加码,铜消费有望迎来4%左右的增长。海外方面,美联储偏鹰派的货币立场将导致利率维持高位,高融资成本的压力下,传统行业的复苏相对乏力,预计25年海外铜消费2%左右的增长,基本持平于今年。 五、供需平衡表 供给方面,考虑到矿山老化导致铜矿品味下降后,预计2025年全球铜矿的增量在50万吨左右,增速为2.3%,基本持平于今年铜矿增量。相比之下,冶炼产能的高增将加剧今年以来原料紧张的局面,导致冶炼厂利润维持低位,制约原生铜产量,预计2025年全球精炼铜供给增量约75万吨,同比2.8%的增长。 需求方面,特朗普交易下,美国面临经济空心化带来实体滞涨的风险,美联储将维持鹰派的货币立场导致利率维持高位,高融资成本的压力下,美国制造业、建筑业等传统需求的复苏相对乏力。货币宽松的时间延后,就很难讲今年3月那波全球共振补库带动铜需求的逻辑。 中国面临的问题相对复杂:一方面汇率和利差的压力下,“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执行会偏慢,导致企业和居民部门将仍然面临偏高的实际利率,以至于私人部门扩表的意愿低迷;但另一方面25年有望迎来中国的财政大年,广义赤字率的提升将托底需求,虽然在传统地产基建上还是以防风险为主,但新质生产力、家电以旧换新有望带动铜的增量需求。 所以基准情形下,25年海外铜需求将维持2%左右的低位增长;国内方面,考虑到财政的托底和今年相对低的基数,对明年铜消费的增长并不悲观,家电、电子电力有望带动铜消费4%左右的增速。总体预计25年全球精炼铜消费2800万吨,同比增长3.3%。静态供需格局的推演下,25年精炼铜维持紧平衡,远期精铜将迎来较大级别的短缺,主要来自于AI算力对铜需求的拉动,以及全球最终迎来宽松周期带动补库共振,但这需要看到美债利率拐头,非美国家实行更强的刺激。 行情节奏上,虽然远期有AI带动产业需求爆发、矿端产量持续约束的利多叙事,但LME铜已经计价了相对于90分位C1成本+维持型资本开支30%左右的溢价,相对充分。明年紧平衡的格局下大行情依然要期待宏观预期上发生一些边际变化导致需求预期产生剧烈波动。 对于宏观节奏的看法:基准情形下,特朗普的政策主张将带动市场维持四季度以来强美元的交易环境,非美国家在汇率贬值的压力下很难大幅的降低本国实际利率刺激需求,因此在美国利率走弱前很难看到全球需求共振的叙事,导致铜价缺乏进一步上行的动力,维持震荡偏弱。更倾向于这种高利率的环境将会演变成一次衰退交易(可能是小级别的流动性风险,类似SVB或日元套息反转,也可能只是经济数据/就业数据的走弱),带动美联储转鸽,采取紧急性降息,随着美债利率走弱,非美国家的利差压力减轻,铜将在下半年回归全球宽松的定价环境中。 交易策略上,基准情形下强美元高美债利率的环境下,铜价维持震荡偏弱;随着美国出现经济走弱的风险后,联储将主动降息再带动全球货币进一步宽松,对应铜价应该是先交易一波衰退后再寻找低多的机会。小概率出现系统性风险引发大级别的衰退交易,可以右侧追空,根据Woodmac,2024年铜现金成本90%分位+维持性资本开支大概在6780美元/吨左右,下行空间依然很大。 12 宏观组 高福江 F03138912/15205215720 女王大学金融学硕士。致力于通过对宏观的深度研究,挖掘未被市场充分定价的宏大叙事,自上而下地寻找多资产高赔率的交易机会。擅长抓住市场定价的核心矛盾,基于数据、逻辑捕捉市场的预期差。 混沌天成研究院是一家有理想的大宗商品及全球宏观研究院。 在这个研究平台上,我们鼓励跨商品、跨资产、跨领域的交叉研究,传统数据和高科技结合,致广大而尽精微,用买方的态度去分析问题,真理至上,关注细节,策略导向。 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全面的工业体系,产业链上下游完整,各类原材料和副产品把产业链连接成复杂的产业网。扎根于中国,我们有着产业研究最肥沃的土壤;深度研究中国也一定可以建立投资全球的优势。 中国的期货市场正趋于专业化和机构化,我们坚信这样求真的研究也必将给投资者带来有效的服务和真正的价值。 我们关于商品研究提升的三点结论: 第一是要提高研究效率:要提高快速学习、快速反应的能力。我们这份职业的目的是研究最重要的矛盾点,把握行情,不是做某个商品的百科全书。所以要有针对当前矛盾,迅速搜集相关信息,并形成有依据的见解。通过国内外网络资料,各方数据库,新闻媒体,电话产业人士,遍读行业报告等方式,用一切可能的手段,不辞辛苦,把问题搞清楚。研究员只有具备这样的快速研究能力,才能让一丝丝的灵感不被错过,拨开云天见月明,形成有洞察力的见解。 第二是要提升魄力格局:利用产业周期的思维,把眼光放长放远,对于行情要有想象力,也要有判断大行情的魄力和格局。把未来20%以上的价格波动作为自己的研究目标,而不能仅盯着短期的一个开工率或库存来做短期行情。决定商品大方向的就是产业周期,不能解决的矛盾点可能会产生极端行情,研究员应该把产业周期和关键矛盾点作为价格判断的发力点。大格局出来后,去跟踪每个阶段的利润、库存、开工等短期指标,看是否和大格局印证从而做出后续的思考和微调。长周期和短期矛盾共振行情会大而流畅。 第三是要树立求真精神:以求真的态度去研究和交易。不要怕与众不同,不要怕标新立异,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创造价值的过程一定不是寻找同行认同的过程,而是被市场认同的过程。
lg
...
混沌天成期货
01-02 09:05
【有色早评】芝加哥PMI走弱,美元冲高,铜价承压
go
lg
...
需求端,国内不锈钢产量未出现明显下滑,
新能源
汽车销量
随持续增长,但三元电池装机占比继续下降,电车对镍需求并未有明显增长。整体来看镍下游需求相对稳定。 后市来看,印尼内部对于是否限制镍配额的措施仍有较大分歧,后续还是等待措施的内容。国内精炼镍持续放量,一二级镍供应量处于高位,需求端不锈钢需求稳定,三元电池需求持续偏弱,现货整体供需过剩压力较大。中长期来看全球镍产业链供需过剩的格局维持,仍处于有过剩产能待出清的阶段。近期市场仍在等待印尼控制矿价的具体措施出台,布空须谨慎。后续关注印尼产业政策,过剩产能出清,以及宏观环境走向。 二、消息与数据 1、【江苏德龙在印尼四期项目累计投资超过60亿美元】江苏德龙在印尼建有一期VDNI(印尼德龙镍业有限公司)、二期OSS(ObsidianStainlessSteel),以及三期GNI(巨盾镍业公司)、四期NNI等镍铁及不锈钢项目,分布在肯达里与北莫罗瓦里两大园区。四期项目累计投资超过60亿美元,德龙2024年年初对外称,其在印尼具备镍铁产能约500万吨、不锈钢产能约360万吨。四期NNI项目生产电池所需的冰镍,设计年产8万吨镍金属当量低冰镍,于2024年1月投产,总投资超12.6亿美元。2023年7月,江苏德龙将建设中的项目卖给了国内锂电企业中伟股份,后者出资收购NNI的67%股份。(财新网) 2、【APNI秘书长:2025年限制镍配额的言论可能扰乱冶炼行业】印度尼西亚镍企业家协会 (APNI) 秘书长MeidyKatrinLengkey12月27日表示,政府关于在2025年限制镍矿石配额的言论对于冶炼行业参与者来说是一个相当令人担忧的问题。目前印尼的冶炼业需要非常大量的镍矿石供应。到2024年,将有49家火法冶炼厂投入运营,镍矿石总需求量约为2.32亿吨。除此之外,还有36座冶炼厂仍在建设中,需要额外1.58亿吨镍矿石用于火法冶金。他继续说,大多数已经运营的冶炼厂都依赖高品位镍矿石或腐泥土,这是火法冶金工艺生产镍生铁(NPI)、黑色镍和无光泽镍所必需的。(要钢网) 3、【2025年镍铁进口关税不变】12月28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关于2025年关税调整方案的公告,镍铁进口关税与2024年相比无变化。公告表示:自2025年1月1日起,镍铁进口暂定税率为0%、进口最惠国税率2%。(财政部) 不锈钢 不锈钢 2024.12.31 一、市场观点 昨日不锈钢主力合约收盘价13020元/吨,涨幅0.31%。夜盘不锈钢主力合约收盘价12990元/吨,涨幅0.23%。无锡现货基差升水+80至405元/吨;主力合约持仓-3140至93816手;仓单-301至101777吨。 原料端,昨日SMM高镍生铁指数-2.13至940.36元/镍点。原料价格持续回落趋势未改,不锈钢成本支撑持续下降。 供应端,当前现货市场情绪低迷,部分不锈钢厂开始出现减产动作,据51不锈钢统计,1-2月国内钢厂计划减产83万吨。 需求端,年末不锈钢下游需求淡季,市场对不锈钢需求回暖的信心不足,成交仍偏冷清。 整体而言,近期部分钢厂出现减产检修动作,市场到货开始减少,社会库存有所去化,不过不锈钢市场情绪低迷,下游需求偏弱,现货市场并回暖有限,供需基本面仍偏宽松。预计不锈钢主力合约价格在12500-13500区间偏弱震荡运行。后续观察过剩产能退出的范围,原料价格,以及宏观环境走向。 二、消息与数据 1、【福建金杰不锈钢制品、福建革升不锈钢管业、沧州华信不锈钢制品等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12月30日,高企认定官网披露对福建省认定机构2024年认定报备的第二批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备案的公告,福建金杰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福建革升不锈钢管业有限公司、沧州华信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等均在列,证书编号分别为GR202435001385、GR202435001260、GR202413002634,发证日期为2024年12月30日。(金融界) 2、【京杭智慧新钢项目一期预计明年6月份建成投用】京杭智慧新钢项目,是济宁能源发展集团打造的“以港促产、以产兴城、产城融合”的“前港、中产、后城”百亿级港产融合产业示范区。目前一期项目共享加工中心已经建成投用,一期开发项目正在紧锣密鼓的施工当中,预计明年6月份建成投用。(山东京杭智慧新钢) 碳酸锂 碳酸锂 2024.12.31 一、市场观点 昨日碳酸锂主力合约收盘价78320元/吨,涨幅+1.16%,加权指数收盘价77329元/吨,涨幅0.88%;交易所仓单数量+320至52406吨;主力合约持仓量+9686至181438手;电池级碳酸锂现货报价-350至75200元/吨,工业级碳酸锂现货报价-100至72950元/吨;港口锂辉石远期现货报价+10至845美元/吨。 供应端,年末国内碳酸锂产量开始回落,短期供应压力有小幅缓解。中长期来看,全球锂产能处于扩张趋势。 需求端,虽然电池端1月头部企业排产仍处高位,但年末碳酸锂现货市场需求开始走弱。 库存方面,交易所仓单持续上升,目前已突破5万吨,现货过剩较为明显。 综合来看,碳酸锂现货库存维持高位,过剩迹象显著,年末锂盐厂开始减产,不过整体减产范围不大,对当下的供需改善作用有限。需求端现货需求逐渐走弱,年前下游补库需求不高。随着现货市场逐渐冷清,预计短期碳酸锂主力合约价格在70000-80000区间偏弱震荡。中长期海内外锂资源延续产能大量释放趋势,碳酸锂供需宽松格局延续。后续关注碳酸锂过剩产能退出情况,国内需求持续性以及海外新能源政策方向。 二、消息与数据 1、【麦肯锡:到2030年,关键电池原材料的供需失衡迫在眉睫】麦肯锡的报告发现,根据目前的市场观察,到2030年,电池制造商预计将面临确保多种重要电池原材料供应的挑战。电池制造商使用了目前开采的所有锂的80%以上,到2030年,这一比例可能会增长到95%。麦肯锡表示,随着技术进步转向锂重电池,锂矿开采将需要大幅增加以满足2030年的需求。对于镍来说,对转向纯电动汽车引发的短缺的担忧已经引发了对新矿的大量投资,特别是在东南亚,但还需要增加更多的供应。麦肯锡的报告表明,随着电池行业继续与钢铁和其他行业争夺1类镍,2030年可能会出现轻微短缺。(上海金属网编译) 2、【11月我国碳酸锂产量约6.0万吨 环比上升7.1%】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锂业分会发布数据,11月,受下游正极材料需求旺盛提振影响,锂辉石提锂企业部分排产增加;受季节影响,盐湖提锂产量有所下降。锂价有所回升,接近8万元/吨。需求端,以旧换新政策加码效果明显,电池与新能源车产销量保持高速增长态势。2024年11月,全国碳酸锂产量约6.0万吨,环比上升7.1%;全国氢氧化锂产量约3.1万吨,环比上升3.2%;全国氯化锂产量约1727吨,环比下降0.6%;全国金属锂产量约315吨,环比下降0.6%。11月全国锂盐产量折合碳酸锂当量(LCE)约9.1万吨,环比上升5.6%。(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锂业) 3、【西藏矿业:控股子公司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销号】西藏矿业(000762)12月30日晚间公告,控股子公司西藏日喀则扎布耶锂业高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西藏扎布耶”)严格按照《西藏自治区贯彻落实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整改方案》和《西藏自治区经济和信息化厅贯彻落实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整改牵头任务(自治区整改任务清单第七项)细化方案》自2022年5月开始逐项落实整改工作至2024年12月30日,完成所涉的“未经批准在扎布耶盐湖管理范围内违规建设1200公顷盐田和结晶池;违反矿产资源法,在盐湖周边违规取土178.4万立方米;阻隔湖泊水体自然交换;开采锂矿时,没有对具有工业价值的共生和伴生矿产进行提取,造成资源极大浪费”等问题的整改,并实现所有问题的销号。(西藏矿业) 混沌天成研究院是一家有理想的大宗商品及全球宏观研究院。 在这个研究平台上,我们鼓励跨商品、跨资产、跨领域的交叉研究,传统数据和高科技结合,致广大而尽精微,用买方的态度去分析问题,真理至上,关注细节,策略导向。 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全面的工业体系,产业链上下游完整,各类原材料和副产品把产业链连接成复杂的产业网。扎根于中国,我们有着产业研究最肥沃的土壤;深度研究中国也一定可以建立投资全球的优势。 中国的期货市场正趋于专业化和机构化,我们坚信这样求真的研究也必将给投资者带来有效的服务和真正的价值。 我们关于商品研究提升的三点结论: 第一是要提高研究效率:要提高快速学习、快速反应的能力。我们这份职业的目的是研究最重要的矛盾点,把握行情,不是做某个商品的百科全书。所以要有针对当前矛盾,迅速搜集相关信息,并形成有依据的见解。通过国内外网络资料,各方数据库,新闻媒体,电话产业人士,遍读行业报告等方式,用一切可能的手段,不辞辛苦,把问题搞清楚。研究员只有具备这样的快速研究能力,才能让一丝丝的灵感不被错过,拨开云天见月明,形成有洞察力的见解。 第二是要提升魄力格局:利用产业周期的思维,把眼光放长放远,对于行情要有想象力,也要有判断大行情的魄力和格局。把未来20%以上的价格波动作为自己的研究目标,而不能仅盯着短期的一个开工率或库存来做短期行情。决定商品大方向的就是产业周期,不能解决的矛盾点可能会产生极端行情,研究员应该把产业周期和关键矛盾点作为价格判断的发力点。大格局出来后,去跟踪每个阶段的利润、库存、开工等短期指标,看是否和大格局印证从而做出后续的思考和微调。长周期和短期矛盾共振行情会大而流畅。 第三是要树立求真精神:以求真的态度去研究和交易。不要怕与众不同,不要怕标新立异,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创造价值的过程一定不是寻找同行认同的过程,而是被市场认同的过程。
lg
...
混沌天成期货
2024-12-31
【黑色早评】国内政策预期向好,黑链商品减仓反弹
go
lg
...
日财政部消息要求年度公务用车采购总量中
新能源
汽车
占比不低于30%,上周财政部和住建部会议均释放积极表态,国内宏观向好预期仍在。海外美联储鹰派发言后,美元指数相对偏强,商品表现依然承压。进出口方面,昨日东南亚、日本、印度钢价均有小幅回落,国外其它地区钢价依然持平,但因国内钢价也有所走弱,目前国内外板卷价差略有走扩,国内钢材出口仍有一定空间。 综合而言,近期钢材供应依然趋减,需求表现分化,总库存仍在下降,但受益国内宏观政策预期依然向好,短期钢价延续偏强震荡运行。 二、消息及数据 1.据中钢协网站消息,2024年12月28日,有5家钢企进行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估监测进展情况公示,为鞍钢集团朝阳钢铁有限公司、抚顺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陕钢集团汉中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扬州恒润海洋重工有限公司和乌海市包钢万腾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截至目前,已有169家钢铁企业在中钢协网站进行公示。 2.据财政部消息,为支持
新能源
汽车
推广使用,要求采购人加强公务用车政府采购需求管理,年度公务用车采购总量中
新能源
汽车
占比原则上不低于30%。对于路线相对固定的机要通信等公务用车,原则上100%采购
新能源
汽车
。主管预算单位需指导所属预算单位落实
新能源
汽车
政府采购比例要求,并做好使用保障工作。 3.2024年12月27日,越南工贸部发布2024年12月25日签署的第3565/QD-BCT号公告称,对原产于中国的宽度小于1600毫米、厚度为0.108毫米~2.55毫米的冷轧碳钢板卷【越南语:đối với một số sản phẩm thép các-bon cán nguội (ép nguội)】启动反倾销第一次日落复审调查。 4.中指研究院:2024年第52周(12月22日-12月28日),其监测的20城二手房成交35527套,环比略增2.1%,同比则大幅增长103.4%。 5.30日全国建材成交一般,部分区域成交尚可,刚需和期现投机均有一定采购,全天整体成交量较上一工作日有所回升。 混沌天成研究院是一家有理想的大宗商品及全球宏观研究院。 在这个研究平台上,我们鼓励跨商品、跨资产、跨领域的交叉研究,传统数据和高科技结合,致广大而尽精微,用买方的态度去分析问题,真理至上,关注细节,策略导向。 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全面的工业体系,产业链上下游完整,各类原材料和副产品把产业链连接成复杂的产业网。扎根于中国,我们有着产业研究最肥沃的土壤;深度研究中国也一定可以建立投资全球的优势。 中国的期货市场正趋于专业化和机构化,我们坚信这样求真的研究也必将给投资者带来有效的服务和真正的价值。 我们关于商品研究提升的三点结论: 第一是要提高研究效率:要提高快速学习、快速反应的能力。我们这份职业的目的是研究最重要的矛盾点,把握行情,不是做某个商品的百科全书。所以要有针对当前矛盾,迅速搜集相关信息,并形成有依据的见解。通过国内外网络资料,各方数据库,新闻媒体,电话产业人士,遍读行业报告等方式,用一切可能的手段,不辞辛苦,把问题搞清楚。研究员只有具备这样的快速研究能力,才能让一丝丝的灵感不被错过,拨开云天见月明,形成有洞察力的见解。 第二是要提升魄力格局:利用产业周期的思维,把眼光放长放远,对于行情要有想象力,也要有判断大行情的魄力和格局。把未来20%以上的价格波动作为自己的研究目标,而不能仅盯着短期的一个开工率或库存来做短期行情。决定商品大方向的就是产业周期,不能解决的矛盾点可能会产生极端行情,研究员应该把产业周期和关键矛盾点作为价格判断的发力点。大格局出来后,去跟踪每个阶段的利润、库存、开工等短期指标,看是否和大格局印证从而做出后续的思考和微调。长周期和短期矛盾共振行情会大而流畅。 第三是要树立求真精神:以求真的态度去研究和交易。不要怕与众不同,不要怕标新立异,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创造价值的过程一定不是寻找同行认同的过程,而是被市场认同的过程。
lg
...
混沌天成期货
2024-12-31
【年报】锌:全球锌矿产量回升,供需小幅过剩
go
lg
...
费、以旧换新等政策措施,并显著加大了对
新能源
汽车
的补贴力度,在减免税费的基础上,购置补贴标准提升2万元。据国家发展改革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委新闻发言人李超在2024年11月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将开展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两新”政策效果评估,总结延续好的经验做法;将研究提出未来继续加大支持力度、扩大支持范围的政策举措,待履行相关程序后适时公开发布,持续以“两新”政策推动群众受益、企业获利、经济向好。国家信息中心正高级经济师徐长明表示,依旧换新政策预计全年拉动销量超140万辆,其中报废更新100万辆,地方置换更新40万辆。从数据层面,2024年1-11月,中国汽车产量2789.6万辆,累计同比增3.1%,中国
新能源
汽车产量
1134万辆,累计同比增35.4%。我们预计2025年“两新政策”得以延续展开,
新能源
汽车
有望在今年高基数的基础上保持较高增长。 据汽车工业协会,2024年1-11月,中国乘用车产量2445万辆,同比增4.6%,商用车产量344.4万辆,同比减6.2%。
新能源
汽车
给30%的增速,传统燃油车给7%的减量,2025年乘用车预计产量2900万辆。考虑到商用车2024年年产量仍位于历史中枢偏低位,2025年给5%的增量至395万辆。乘用车我们单车耗锌量取25kg/辆,商用车取70kg/辆,测算得2025年汽车用锌需求增加5万吨。 3.4 其他方面需求 2024年11月全球主要经济体制造业PMI站上50枯荣线,随着美联储降息周期的推进,全球货币转宽,需求恢复增长,从制造业PMI和锌价的历史表现来看,走势大体是一致的,现阶段处于上升阶段。明年海外继续降息,美国经济软着陆,需求有增长预期,国内货币+财政刺激政策持续落地,房地产需求在政策托底下,以稳为主,新基建、汽车和家电贡献用锌增量。 3.5 需求总结 2024年12月我国政治经济局会议表态十分积极,提出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国内财政加货币利好组合拳有望在2025年落地,明确稳住房地产行业,以旧换新促进
新能源
汽车
和家电消费,2025年国内锌需求预计同比增长0.9%。美国特朗普上任总统,预计先交易改革冲击再交易需求复苏,出于对再通胀的担忧,美联储2025年降息节奏放缓,但仍处于全球货币转宽的降息周期背景下,我们预计海外需求贡献正向增长。参考IMF世界经济展望对于各国的增长预期和国际铅锌研究组给出的需求预期,海外2025年需求给出2.4%的增速。预计2025年全球锌需求1396万吨,同比增速1.7%。 四、 供需平衡及结论 供给端,2025年全球锌精矿产量1238万吨,同比增5.5%。海外在列项目预期增量69.8万吨,现锌价于3000美元处高位震荡,矿端新增+复产有望按时投放,我们中性预期增量在55万吨。国内矿端新增产能较少,预期明年增量在10万吨。锌冶炼厂原料库存现处于低位,在锌矿产量增加的过程中,明年将得到补库,同时TC回升给出冶炼厂利润,随后才会带动锌冶炼产出缓慢恢复,锌供应的增加需要时间,中性预计2025年新增锌产量45万吨。2025年全球精锌产量1409万吨,同比增3.3%。 需求端,2025年全球用锌需求1396万吨,同比增1.7%。国内用锌需求增量主要来自基建,折合用锌需求增10万吨,房地产需求下滑10%,综合国内用锌需求同比增0.9%。海外仍处于降息周期,预期同比增2.4%。 平衡推演来看,全球精锌供需错配在2025年反转,供需缺口消失,全球锌过剩12万吨,约占总供给的1%。 节奏上,我们维持以下判断: 1、 2024年年底,美联储点阵图显示明年降息节奏放缓,同时2025年1月20日特朗普正式上任,一系列涉及能源、可持续发展和贸易的政策重塑开始,实施政策不确定性高,我们中性预计会先迎来减少开支,增加关税等改革的冲击,春节前锌价进一步冲高的动能有限,锌价有回落压力。 2、 春节过后,特朗普政策方针大致拟定,我国24年政治经济局会议提出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财政加货币利好组合拳有望加速落地。海外处于全球货币转宽的降息周期背景下,美国经济软着陆概率大。随着海外需求的复苏和国内为应对冲击加大刺激政策,全球需求预期转好,锌价有望止跌转涨。 3、 进入2025年下半年以后,全球锌矿供应增加,TC上行带动锌冶炼产出增加,全球锌供需由紧平衡逐步转向过剩,锌价预计承压下行。 12 有色组 黄一帆 F03088401/13120716150 金融学硕士,熟悉有色产业链上下游,从产业供需角度,结合宏观走势分析市场,发掘投资机会。 混沌天成研究院是一家有理想的大宗商品及全球宏观研究院。 在这个研究平台上,我们鼓励跨商品、跨资产、跨领域的交叉研究,传统数据和高科技结合,致广大而尽精微,用买方的态度去分析问题,真理至上,关注细节,策略导向。 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全面的工业体系,产业链上下游完整,各类原材料和副产品把产业链连接成复杂的产业网。扎根于中国,我们有着产业研究最肥沃的土壤;深度研究中国也一定可以建立投资全球的优势。 中国的期货市场正趋于专业化和机构化,我们坚信这样求真的研究也必将给投资者带来有效的服务和真正的价值。 我们关于商品研究提升的三点结论: 第一是要提高研究效率:要提高快速学习、快速反应的能力。我们这份职业的目的是研究最重要的矛盾点,把握行情,不是做某个商品的百科全书。所以要有针对当前矛盾,迅速搜集相关信息,并形成有依据的见解。通过国内外网络资料,各方数据库,新闻媒体,电话产业人士,遍读行业报告等方式,用一切可能的手段,不辞辛苦,把问题搞清楚。研究员只有具备这样的快速研究能力,才能让一丝丝的灵感不被错过,拨开云天见月明,形成有洞察力的见解。 第二是要提升魄力格局:利用产业周期的思维,把眼光放长放远,对于行情要有想象力,也要有判断大行情的魄力和格局。把未来20%以上的价格波动作为自己的研究目标,而不能仅盯着短期的一个开工率或库存来做短期行情。决定商品大方向的就是产业周期,不能解决的矛盾点可能会产生极端行情,研究员应该把产业周期和关键矛盾点作为价格判断的发力点。大格局出来后,去跟踪每个阶段的利润、库存、开工等短期指标,看是否和大格局印证从而做出后续的思考和微调。长周期和短期矛盾共振行情会大而流畅。 第三是要树立求真精神:以求真的态度去研究和交易。不要怕与众不同,不要怕标新立异,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创造价值的过程一定不是寻找同行认同的过程,而是被市场认同的过程。
lg
...
混沌天成期货
2024-12-31
【年报】钢材:供应偏宽松,需求是关键
go
lg
...
际局势不平稳,海外市场政策变动大,中国
新能源
汽车
出海面临的贸易壁垒也在增多,但受益于我国汽车产业技术的不断创新,核心竞争力仍在持续提升,汽车出海的路也越拓越宽,目前我国汽车出口的主要国家大多在“一带一路”沿线,有较强的需求韧性。 基于汽车行业2025年内外需驱动均有望保持增长,参考市场对汽车销量3%-6%的增速预测,预计汽车行业用钢需求可能增长2%-5%。 3.3.2 机械:内需提振+设备出海,仍有增长潜力 2024年3月国务院印发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中明确了重点行业设备、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领域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和老旧农业机械、教育医疗设备等方向,机械行业无疑都是受益的。其中,工程机械行业本身也面临老旧设备的周期性淘汰,设备更新政策有望在2025年加速新国标对旧国标的替换进程。 另外,由于叉车下游应用广泛,包括机械制造、食品饮料、石化等制造业领域及交通运输业和仓储业等多种行业,其销量通常与国内PMI趋势较为一致。随着国内制造业PMI的复苏,近期国内叉车需求也开始呈现温和回升的态势。随着2025年国内宏观经济预期进一步向好,制造业PMI有望持续回升从而带动国内机械相关消费需求的增长。 此外,设备出海也是近年来机械行业一大需求增长点。2024年1-11月通用机械设备累计出口同比增长29%,机床、包装机械、食品加工机械等其他机械类产品累计出口同比增长4.5%,拖拉机出口销量累计同比增长3.6%,叉车出口销量累计同比增长近19%。 从主要机械类产品的出口地区来看,机床、仪器仪表、工程机械出口主要辐射亚洲,2019-2023年亚洲出口金额占比均在50%左右,出口国家包括印度、越南、土耳其等。叉车、木工机床、刀具出口较为均衡,2023年亚洲、欧洲、北美出口金额占比均在20%以上。矿山机械出口前两大区域为亚洲、非洲,2023年出口金额占比分为为42%、23%。注塑机出口则主要以亚洲为第一大市场,2023年出口金额占比58%,如越南、印度、土耳其等。尽管2025年中美贸易摩擦可能导致我国对美设备出口受到部分影响,但考虑到我国机械出海区域大多在亚洲、非洲、欧洲等非美市场,预计2025年国内机械设备出海仍有较为广阔的出口空间。 基于机械行业内外需均有增长驱动,预计2025年机械用钢需求可能保持3%-4%的增速。 3.3.3 家电:有望继续受益以旧换新和新兴市场出口增长 2024年7月25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推出全国范围内以旧换新政策,支持家电产品以旧换新。对个人消费者购买2级及以上能效或水效标准的冰箱、洗衣机、电视、空调、电脑、热水器、家用灶具、吸油烟机等8类家电产品给予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实施后家电消费呈现量价齐升。据商务部全国家电以旧换新数据平台显示,截至12月13日零时,家电以旧换新带动八大类产品销售量超4900万台,其中一级能效产品销售额占比超过90%。 最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为2025年九大重点任务之首,并提出要“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中信证券预计2025年以旧换新的资金额度将提高到3000亿元左右,同时品类也有望扩围。根据中信的测算,2025年空调或存在潜在更新需求不足的压力,但冰箱和洗衣机的潜在需求旺盛,补贴资金的空缺较大。 另外,从家电出口来看,新兴市场是国内家电出口的主要区域,受益于全球产业链重构背景下的红利承接,近年来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同时伴随转口贸易比例的提升,导致对家电的消费需求不断增加。而随着国际化战略的深入推进,近几年国内家电企业也在不断加快新兴市场的产业布局,推动中国家电产品份额在主要新兴国家的逐年增长,从而进一步带动国内相关家电产品向这些国家和地区出口的持续上升。 基于家电行业2025年仍有望受益国内以旧换新政策的扩大,同时对新兴市场的销售增势也将保证国内家电出口的韧性,尽管可能有贸易壁垒担忧,预计家电对钢材消费需求仍将保持一定增速。 3.3.4 造船:大量订单在手,高景气度延续 随着疫情后全球贸易复苏、运输需求增加及环保政策等驱动,近两年造船业迎来持续繁荣期,而中国造船企业受益于高技术水平和成本优势成为此轮全球船东的首选。根据Intermodal的数据,截至2024年11月中国船舶制造的订单总量达到了3256艘,比2023年增长了37%,比2022年增长了72%,最新中国船企的新造船订单量已占全球总订单量的接近65%。 基于强劲的在手订单量,预计2025年国内造船业用钢量仍将延续高景气增长。 3.3.5 其他制造业:喜忧参半,总体需求或有部分回落 不同于前述制造业需求的强劲,其他制造业表现可谓喜忧参半。集装箱产量受益2024年航运景气度的回升有明显增长,但随着航运业供需格局逐步回归平衡,2025年集装箱产量预期也将趋于回落。摩托车产量受益电动摩托车及新兴市场的需求增长,2024年产量有1%的提升,但考虑到摩托车的全球竞争格局较为激烈,尽管国内品牌有一定的性价比优势,预计2025年增速依然偏低。 此外,随着国内移动通信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近两年我国移动通信基站设备需求呈现逐年下降态势,预计2025年产量可能依然趋减。能源装机设备近两年虽然呈现持续增长态势,但2024年增幅较2023年已经有明显下降,预计2025年新能源装机增速可能进一步收窄。 整体而言,其他制造业需求预期喜忧参半,但整体对钢材的需求预计可能会有部分回落。 3.4、 钢材出口:面临更多贸易壁垒,但需求国消费力趋增 钢材出口是近两年我国钢材消费的一大增量,2023年国内钢材净出口8358万吨,同比增47%;2024年1-11月累计钢材净出口9496万吨,同比增27%,虽然同比增速较2023年有所下降,但绝对量已超过2023年全年。同时,钢材出口占粗钢产量的比重也由2023年的8%进一步上升到10%。 从出口区域来看,亚洲是我国钢材出口的主要地区,占比超过70%。其中,东南亚、西亚和东亚是我国钢材出口的主要区域。具体到国别来看,越南、韩国、阿联酋、菲律宾、泰国、印尼、沙特、土耳其、巴西、印度等都是我国钢材主要出口国家,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国家都属于“一带一路”范畴,2024年以来我国对“一带一路”地区钢材出口量占比始终维持在60%左右。 但是,随着我国钢材出口的增多,海外市场为了保护本土钢铁产业,针对我国钢材设置的贸易壁垒也在增多,其中美国和欧盟针对中国钢材的反倾销措施都在进一步加强,东南亚针对中国的钢材贸易救济案件数量也在逐步上升,这些都将对2025年我国钢材出口造成压力。从钢联统计的涉及钢材限制的国家来看,相关国家和地区合计出口总量占比我国钢材出口量约1/3之一以上。 尽管我国钢材出口2025年可能遇到的贸易壁垒增大,但考虑到我国出口的主要国家大多在新兴市场,而近年来新兴市场国家的GDP增速明显快于成熟发达国家,且2025年有望继续保持增长。 此外,随着全球贸易格局的变化,近年来欧美以外的新兴市场国家不仅吸引了大量外资,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制造业投资都有所增长,而且居民消费能力也在不断提升。从这些地区的制造业PMI和人均GDP增速来看,都明显好于传统的欧美发达国家。 虽然2025年我国钢材出口可能面临的贸易壁垒增多,但考虑到国内钢材的主要出口国大多是新兴市场区域,且很多国家跟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息息相关,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潜力和居民消费水平大多处于增长期,对钢材的消费需求韧性较强。所以,2025年国内钢材出口即便会受到贸易壁垒影响有所下滑,但预计整体钢材出口仍能保持一定的体量。 四、 2025年钢材平衡测算 综合以上分析,我国钢铁行业与日本钢铁业发展较为相似,在产量达峰后仍有望维持一段较长时间的产业成熟期,这意味着国内钢铁业高供应高需求的格局仍将延续。从粗钢产能来看,当前国内钢铁产能整体偏宽松,但各个钢材品种的产能利用率情况差距较大,产能过剩严重的主要集中在螺纹、线材、H型钢等建材相关的品类。 在供应整体偏宽松的格局下,需求成为2025年钢材市场表现的关键。房地产由于库存压力较大,即便有政策托底利好销售,但短期新开工也难有明显改善,仍将成为2025年钢材需求的拖累。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基建,虽然2024年因地方政府化债和地产弱势导致基建资金来源大幅下降,但在2025年更为积极的货币和财政政策支持下,基建资金预期较2024年将有所增长,叠加“十四五”进入冲刺阶段,重大项目建设进度加快,预计2025年基建对钢材消费可期。而制造业仍将受益国内“两新”政策以及对新兴市场的出口,但也需要注意一些行业景气度回落以及欧美国家贸易壁垒可能带来的需求减量,整体制造业需求预期平稳。不过,因2025年我国钢材直接出口面临的贸易壁垒明显增多,预计钢材出口量将有所下降,但考虑到国内钢材主要需求国的GDP和消费力趋增,钢材出口仍有望保持一定的体量。 基于钢材出口与国内需求的跷跷板效应,通过中性、悲观、乐观三种假设测算,2025年整体钢材供大于求的偏宽松格局延续,但考虑到当前各行业均处于低库存状态,实际过剩量预期不大,即便悲观假设下钢价下跌的空间可能也有限,若出现需求的乐观预期不排除钢价向上的弹性增大。在2025年国内政策预期向好的情况下,实际供需表现可能中性偏乐观的概率更大,但若没有供给侧政策,在供应弹性较大的情况下,钢价向上的空间也将受限,全年可能呈现宽幅震荡格局,操作上需注意节奏。 12 工业品组 徐妍妍 F3079492/13764926897 经济学硕士,熟悉黑色产业链上下游,对钢材、铁矿供需基本面有着深入的理解,擅长从产业供需角度分析市场,发掘投资机会。 混沌天成研究院是一家有理想的大宗商品及全球宏观研究院。 在这个研究平台上,我们鼓励跨商品、跨资产、跨领域的交叉研究,传统数据和高科技结合,致广大而尽精微,用买方的态度去分析问题,真理至上,关注细节,策略导向。 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全面的工业体系,产业链上下游完整,各类原材料和副产品把产业链连接成复杂的产业网。扎根于中国,我们有着产业研究最肥沃的土壤;深度研究中国也一定可以建立投资全球的优势。 中国的期货市场正趋于专业化和机构化,我们坚信这样求真的研究也必将给投资者带来有效的服务和真正的价值。 我们关于商品研究提升的三点结论: 第一是要提高研究效率:要提高快速学习、快速反应的能力。我们这份职业的目的是研究最重要的矛盾点,把握行情,不是做某个商品的百科全书。所以要有针对当前矛盾,迅速搜集相关信息,并形成有依据的见解。通过国内外网络资料,各方数据库,新闻媒体,电话产业人士,遍读行业报告等方式,用一切可能的手段,不辞辛苦,把问题搞清楚。研究员只有具备这样的快速研究能力,才能让一丝丝的灵感不被错过,拨开云天见月明,形成有洞察力的见解。 第二是要提升魄力格局:利用产业周期的思维,把眼光放长放远,对于行情要有想象力,也要有判断大行情的魄力和格局。把未来20%以上的价格波动作为自己的研究目标,而不能仅盯着短期的一个开工率或库存来做短期行情。决定商品大方向的就是产业周期,不能解决的矛盾点可能会产生极端行情,研究员应该把产业周期和关键矛盾点作为价格判断的发力点。大格局出来后,去跟踪每个阶段的利润、库存、开工等短期指标,看是否和大格局印证从而做出后续的思考和微调。长周期和短期矛盾共振行情会大而流畅。 第三是要树立求真精神:以求真的态度去研究和交易。不要怕与众不同,不要怕标新立异,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创造价值的过程一定不是寻找同行认同的过程,而是被市场认同的过程。
lg
...
混沌天成期货
2024-12-31
上一页
1
•••
10
11
12
13
14
•••
141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