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提高至15%,市场乐观预期再度降温。菜籽油市场,如果特朗普政府从3月4日起征收关税,而加拿大采取报复措施,那么油菜籽基本面支撑将不复存在。但由于政策风险依然较大,ICE油菜籽期价仍将面临大幅波动风险。可见,随着三大油脂政策风险上升,生物柴油消费预期降温,国际油脂市场动荡风险将明显放大。 棕榈油产量增加出口下滑 美国农业部2月月度供需报告显示,2024/2025年度全球植物油产量同比增加567万吨,至2.274亿吨,其中豆油和棕榈油产量上调,菜籽油产量下调。美国农业部预计2024/2025年度豆油产量同比上调345万吨,至6625万吨,主要豆油生产国中国、美国、巴西、阿根廷豆油产量无一例外出现上调。2024/2025年度全球棕榈油产量同比上调327万吨,至7953万吨。在整体产量上调的背景下,无论是印尼还是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下滑已是不争的事实。船运调查机构ITS的数据显示,1月印尼棕榈油出口量为152.5万吨,环比下降20%。其中毛棕榈油出口量为25200吨,24度精炼棕榈油出口量为609692吨,33度精炼棕榈油出口量为272916吨。从主要出口目的地来看,1月印尼对印度和中国的棕榈油出口量均出现显著下降。这意味着生物柴油消费成为影响棕榈油价格的重中之重,一旦生物柴油消费不及预期,棕榈油价格很难从产量增长和出口下滑的弱势基本面获得支撑,届时棕榈油期价强势格局将面临被瓦解的风险。 从主要进口国的情况来看,欧盟数据显示,2024/2025年度迄今,欧盟棕榈油进口数量下降至178万吨,同比下降21%。截至2025年2月16日,2024/2025年度欧盟从印尼进口棕榈油57万吨,同比下降18.6%;欧盟从马来西亚进口棕榈油40万吨,同比下降30%。印度炼油协会2月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11月至2025年1月期间,印度进口棕榈油数量大幅萎缩至161.7万吨,2025年1月棕榈油进口量仅为27.5万吨,同比下降65%,创13年新低。由于棕榈油相对豆油和葵花籽油出现溢价,棕榈油价格的竞争力减弱,同时印度国内精炼利润亏损,促使印度加工商转向采购更具有价格竞争力的南美豆油。虽然印度炼油协会表示印度2024/2025年度食用油进口量将稳定在1600万吨,但印度2024/2025年度进口棕榈油数量将下降至750万吨的5年最低水平,削减的棕榈油份额将会被豆油和葵花籽油取代。预计印度2024/2025年度豆油进口量将同比增加100万~150万吨,至450万~500万吨,葵花籽油进口量将突破去年的350万吨,再创历史新高。 国内进口棕榈油积极性不高 国内市场,2024年全年国内棕榈油进口量同比下降34.8%,虽然印尼仍是中国棕榈油的主要进口来源国,但进口棕榈油数量还是出现断崖式下降,并且这种趋势在2025年1月并未出现改善。主要是因为棕榈油价格高企令国内进口利润持续倒挂,限制了贸易商的进口积极性。截至2月25日,马来西亚3月船期24度棕榈油的进口完税成本10213元/吨,相比之下,国内广东地区24度棕榈油现货报价10110元/吨,进口亏损103元/吨。由于进口利润小幅倒挂,国内进口棕榈油的买船积极性不高。从国内的到港预期来看,自2024年11月进口棕榈油到港数量激增至26.4万吨,近3个月棕榈油进口到港量呈现明显下滑趋势,2025年2月棕榈油到港量预估仅为11万吨。截至2月18日,国内港口棕榈油库存43.8万吨,整体延续下降趋势,为2024年7月份以来最低,并接近2022年同期低点,国内棕榈油供应偏紧格局并未改观。但在国内棕榈油价格偏高的背景下,市场需求仍是以刚需为主。豆油对棕榈油的替代消费最大化后很难有增量预期。在淡季消费保持刚需的背景下,国内库存低位格局仍将延续。关注后续进口利润窗口期能否开启,从而补充国内棕榈油供应。 整体来看,在近期国际油脂市场政策风险上升背景下,国内市场情绪面临回落。作为此前领涨油脂板块的明星品种,随着棕榈油期价的回落,整个油脂板块的支撑也将明显减弱。(作者单位:宝城期货) 来源:期货日报网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