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期债市场受多重因素影响波动加大。2月中下旬,在降准降息预期落空、资金面偏紧以及股债“跷跷板”效应的共同作用下,债市出现技术性回调,而步入3月,资金面重回宽松状态,债市情绪有所修复。 制造业景气度显著改善 2025年2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回升至50.2%,较1月上升1.1个百分点,重返扩张区间;非制造业PMI为50.4%,较1月小幅上升0.2个百分点。 制造业生产与需求同步回暖,分项指标改善。从生产端看,生产指数环比上升2.7个百分点,至52.5%,成为PMI回升的核心驱动力,远超近3年均值水平,表明春节后复工复产进程加快。其中,大型企业PMI反弹2.6个百分点,至52.5%,成为制造业景气回升的主要支撑力量,而中小型企业PMI继续回落(中型49.2%、小型46.3%),显示中小企业节后恢复相对滞后。需求端边际改善,但基础不牢。其中,新订单指数回升1.9个百分点,至51.1%;新出口订单指数回升至48.6%,仍处于收缩区间。内需方面,“两新”政策对设备制造和消费品行业的需求形成一定拉动作用;外需方面,短期受关税预期下的“抢出口”效应提振,但持续性存疑。 价格方面,原材料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