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下旬以来,一揽子稳增长政策措施集中、快速落地,经济持续向好的预期强化,市场风险偏好明显提升,股债“跷跷板”效应显现。但国庆节后,股市在快速拉涨后出现一定幅度的回调,债市则小幅反弹。10月下旬以来,在股市和债市行情相对平淡的情况下,仍然呈现“跷跷板”效应,主要原因在于增量政策并未完全落地,财政发力力度和节奏具有不确定性。 利多因素:货币政策持续发力 货币政策持续发力是当前债市的主要利多因素。在9月降准、降息落地之后,四季度预计还有一次降准。此外,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进一步丰富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箱,央行10月28日公告称,启用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工具。 相比质押式逆回购,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涉及的债券所有权转移至逆回购方,增加了央行在二级市场的债券储备,有利于其在二级市场对国债买卖和互换便利等进行协调。 目前的流动性投放工具中,短端有每个工作日进行的7天期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特殊时间点投放的14天期逆回购操作、每月25日进行的1年期MLF操作等;长端有降准操作、二级市场国债买入操作等。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工具填补了1个月期到1年期流动性投放工具的空白,进一步丰富了流动性投放工具的期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