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大,而国内处于政策空窗期,权益市场上攻动能不足,债券的避险属性凸显,推动国债收益率再度下行。 11月以来,国债期货稳步上行,四大品种主力合约先后创出阶段性高点,即使是走势相对较弱的3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也已修复9月下旬跳空缺口。国债走强的背后不仅有风险偏好的助推,更有自身逻辑的驱动。 图为美元指数和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走势(单位:点、元/美元) 自11月初特朗普胜选后,“特朗普交易”并未停歇,随着内阁人选的陆续确定,市场对特朗普贸易政策等相关担忧升温。大类资产对此做出反应,其中汇率的表现最为直观,11月下旬在岸人民币兑美元一度突破7.25关口,较月初下跌超2%。除了源自美国的“担忧”,朝韩、中东、俄乌的地缘局势也一度打压市场风险偏好。叠加当前处于国内政策空窗期(11月中旬到12月上旬),权益市场上攻动能不足,债券的避险属性凸显,推动国债收益率再度下行。截至11月27日,10年期国债现券收益率下行跌至9月24日2.06%的低位。 11月债市的上涨并非一蹴而就,行情中也有一些“插曲”。市场最为关注的当属地方化债带来的供给增量。从各省市已经披露发债的计划看,长期限和超长期限的lg...